甄靜雯 王美
【摘 要】目的:探討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方法:對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5例手術治療宮頸癌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進行分析。結果:加強心理護理,做好術前術后護理工作,治療效果滿意。結論:通過臨床護理,使患者情緒穩定,能接受各種診斷、檢查和治療方案。減輕疼痛,適應術后的生活方式,維持合理營養,使體重保持穩定,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 宮頸癌;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117-01
子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婦女的生命,多見于40到50歲婦女,其確切的病因不明,但大量資料表明,早婚、早育、宮頸糜爛、性生活紊亂及衛生不良的婦女發病率高。現將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宮頸癌手術治療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宮頸癌手術患者15例,年齡30~60歲,平均47歲。病程2到24個月,平均10個月。病理檢查鱗狀細胞癌12例,腺癌3例。入院后均行術前檢查提示無手術禁忌證。
1.2 方法 以手術為主,配合放療和化療。手術治療適用于Ⅰ期和Ⅱ期患者。一般采用子宮根治術加盆腔淋巴結清掃。放射治療適用于年老、嚴重的并發癥、 Ⅲ期以上不能手術的患者。手術加放射治療用于癌灶較大者,先行放療再行手術治療,或用于手術后疑似有轉移者。
1.3 護理病人陰道出血多時,應囑咐其臥床休息,注意保暖, 陰道排液多時,應予半臥位,對長期臥床病人應做好生活護理,保持病人皮膚、粘膜、衣物、床單元的清潔。及時滿足病人生活需求,鼓勵其勤翻身。2.2飲食護理鼓勵患者攝入足夠的營養,評估患者對攝人足夠營養的認知水平、 目前的營養的狀況及患者攝入營養的習慣。注意糾正患者不良飲食習慣,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術前的營養會直接影響術后康復。貧血者可輸入新鮮血液并及時和患者共同協商調整飲食結構,安排合理的食譜
1.4 結果 加強心理護理,做好術前術后護理工作,治療效果滿意。
2.1 陰式子宮頸腫瘤 (良性)術后護理
加強巡視,觀察有無陰道出血,緩解會陰切口疼痛,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止痛藥。24h內被禁止半臥位和下床活動 ,防止由于重力作用造成陰道紗布脫出,影響會陰傷口愈合。不要翻身時動作太大,以防止陰道紗布及導尿管脫-出。預防咳嗽,咳嗽會引起的腹壓增加影響會陰傷口的愈合。
2.2 氣腹式腹腔鏡下宮頸癌術后護理 參照氣腹式腹腔鏡下卵巢腫瘤術后護理。
2.2.1 懸吊式腹腔鏡下宮頸癌術后護理 腹腔鏡檢查和手術在婦科領域中的應用已越來越廣泛。免氣腹腹腔鏡一懸吊式腹腔鏡技術則是通過腹壁的機械懸吊來提供空間,完成手術,是氣腹腹腔鏡手術的一項重要補充和完善,并可消除氣腹對患者帶來的不利影響。
2.2.2 手術傷口的護理嚴密觀察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和腹部傷口情況,如發現患者術后血壓降低,主訴腹脹、腹痛,可能是腹腔內有滲血,應及時通知醫師處理 ;保持腹部傷口的干燥,觀察腹腔鏡手術部位有無滲血、滲液。如果發現腹部傷口滲血,應及時更換敷料,并用沙袋壓迫止血或遵醫囑使用止血藥物。
2.2.3 引流管的護理 各種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暢,防止扭曲或脫落。陰道引流管引流 3~5天,引流袋 24h更換 1次 ,觀察引流液的性狀及量,術后第 2天取半臥位以利盆腔引流,若24h引流量< 20ml,可拔除引流管。術后留置尿管時間一般較長,術后第 5天 ,定時夾閉尿管,白天 2h 開放 1次 ,夜間長時間開放以訓練膀胱功能 。為防止因留置導尿管及陰道引流管時間較長,引起感染。除常規使用廣譜抗生素抗感染外,用 O.5%碘伏棉球擦洗外陰 ,2次/天,外陰擦洗持續至各種引流管拔除為止,并保持外陰清潔、干燥。
2.2.4 體位護理 患者麻醉未清醒時去枕平臥,清醒后給予平臥位并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術后 1天 即可鼓勵患者床上坐起,術后 2天可協助其下床活動 ,盡早促進腸蠕動恢復。
2.2.5 疼痛護理懸吊式腹腔鏡術后傷口疼痛程度比傳統開腹手術輕且短暫,但因手術中器械牽拉皮膚時間較長,術后可予腹帶包裹腹壁小切口,緩解傷口疼痛,必要時止痛藥治療。
2.2.6 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1)出血。出血是懸吊式腹腔鏡術后另一種較嚴重的并發癥。因此,術后 24h內應密切觀察穿刺孑L的滲血情況和生命體征的變化,以便及早發現并及時處理腹腔內出血。如患者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傷口敷料滲血增多、色澤鮮紅,應考慮有術后出血的可能。(2)膀胱麻痹或膀胱功能障礙。宮頸癌根治術時,可能損傷或切除支配膀胱的神經,導致膀胱麻痹或膀胱功能障礙。患者拔除尿管后測定殘余尿量,若殘余尿量< 100ml,說明膀胱功能恢復;如殘余尿量> 100ml,則繼續保留尿管至殘余尿量正常。
3 健康指導
普及防癌知識,實行晚婚,提倡少育,開展性衛生教育,已婚婦女有月經異常或者性交后出血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30歲以上的婦女應定期進行盆腔檢查,發現宮頸病變及時治療,生活規律情緒樂觀。告知出院后隨訪的重要性,要求病人定期隨訪。一般在第1年內,出院后 1個月行第 1次隨訪,以后每隔 2~3個月復查 1次。第 3~5年 ,每隔半年復查 1次 。第 6年開始 每年復查 1次 。若有癥狀應隨時到醫院檢查。若病人出院時尿管未拔除,應教會保留導尿管的護理,并建議繼續進行盆底、膀胱功能鍛煉,及時到醫院拔管,導殘余尿。根據病人具體情況提供術后有關生活指導。術后指導病人保持個人衛生,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性交,合理調整飲食,保持樂觀情緒。鼓勵病人適當參加社交活動及體育鍛煉,促進機體康復。
參考文獻
[1] 蔡偉萍,黃葉莉 婦科腹腔鏡臨床應用及護理進展卟護理研究,2004 7(11):43.
[2] 鄭修霞,夏海鷗 婦產科護理學 [M1.3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253.
[3] 李樂之,WanpenEa~oy 腹部手術患者焦慮及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護士進修雜志,2000,i5(3):171.
[4] 樸成文.探 討開放盆腔后腹膜在宮頸癌根治術中的臨床意義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