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羽超聯賽僅有的三名外援之一,伍家朗加入東莞世紀城的過程非常簡單。去年天津全運會期間,傅海峰問他有沒有興趣加入東莞世紀城打羽超,伍家朗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與其說是被邀請,倒不如說是伍家朗自己的意愿。
“去年,欒勁教練就幫我聯系過到羽超打球。他希望我能夠在這里打球,因為這里有很多不錯的對手,能有很好的鍛煉提高機會。”3年前,欒勁教練來到香港執教伍家朗,從技戰術、體能以及心理方面,都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使其在2016年成為首位奪取香港公開賽男單冠軍的本土選手,實現了香港球員在超級系列賽上的歷史突破。
羽超聯賽這段時間,正好是世界羽聯國際賽事的“空窗期”,身在香港的伍家朗不僅沒有公開賽可打,甚至連陪練的隊友都難以尋覓,因為他們都紛紛加入了亞洲的其他聯賽。來到中國大陸參賽,也算是一個以賽代練的不錯方法。
跟國羽的選手一樣,伍家朗基本上會在周三與東莞世紀城匯合,然后連續參加兩輪比賽。周六比賽結束后,他又回到香港。“每次都是回去兩三天就來了,會感覺有點辛苦。但是本來就想多打一些比賽,而且東莞本身距離香港也不遠,就算是到其他城市去比賽,也比平時飛去參加公開賽近多了。”他開玩笑說,至少會比去印度參加聯賽近。
物理的距離,伍家朗從來沒有擔心過,他真正擔心過的是與隊友在心理上的距離。“一開始,我會怕隊友們覺得我是外援,讓我無法融入到球隊當中。本來,除了劉雨辰、李俊慧見得比較多外,其他隊友都不認識,而他們之間彼此又比較熟悉,所以我會有一些擔心。”
伍家朗本身話就不多,走下賽場的時候,他會戴著眼鏡,拎著一個像公文包一樣的手提包,球拍裝在那種尼龍的拍袋里,然后把拍袋整齊得疊在手提包上,斯斯文文的樣子更像是個大學生,而不像職業球員。
“我打的第一場是在長沙打客場,來了之后就感覺隊里的氛圍很好,大家對我也很好。最開始和隊友在一起的時候,我會在旁邊聽他們聊什么,如果有我了解的話題就加入其中。慢慢地,就跟大家聊到一起了。”一個多月的比賽下來,伍家朗已經完全融入了球隊當中。
如果一定要說還有不適應的地方,就是大陸寒冷的冬天。1月香港的溫度也有十幾二十度的樣子,習慣了溫暖潮濕氣候的伍家朗,在徐州打完客場與江蘇安妮兒的比賽,直呼“這輩子也沒有到過這么冷的地方”。雖然此前在歐洲參加比賽也見過下雪什么的,但是球館內外都那么冷,他還是有點不適應。第13輪到寧波與浙江能源一戰,伍家朗特地在比賽T恤里面套上了一件長袖才上場。
東莞世紀城的全部12輪比賽,伍家朗9次出場,成績是4勝5負。勝率沒有過半,他對此自然是“不太滿意的”。“感覺沒有打出自己應有的實力,回到香港的時候,也有朋友問起我的表現,我告訴他們確實打得不好。”在這些對手中,有些是伍家朗在國際賽場打過的對手,還有一些是年輕選手,他們之間的勝負并不像世界排名所顯示的那樣差距巨大。他私下甚至有點苦惱地跟傅海峰嘮叨:原來在國際賽場沒覺得他們有多厲害,怎么在國內他們這么強?后來自己想想,他覺得可能還是有點不習慣跟他們打對抗導致的。
也是因為伍家朗的戰績不佳,男單該拿下的分沒有拿到,作為上賽季的亞軍,東莞世紀城本賽季未能在第一階段躋身前四名,因此失去了參加季后賽的資格。不管球隊的結果如何,伍家朗對羽超聯賽有了初次的體驗,也算是職業生涯中的一次全新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