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傳倫
摘 要:數學教學重視挖掘學生的潛在天賦,引導學生開發潛能,重視充分發揮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分層教學就是面對全體學生,重視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發現自身的優點,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促使學生產生足夠的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分層教學理論;初中數學;教學運用
分層教學法是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每一位學生,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水平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群體,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教學。簡單來說,和因材施教有異曲同工之妙,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優點和長處,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
一、分層教學的意義和現狀
數學相比其他學科來講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教師的合理引導,就可能導致學生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有的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沒有打下堅實的基礎,上了初中自然對數學提不起興趣,但是通過分層教學法,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問題,讓學生重新產生對數學的興趣,獲得分析能力和運用能力。分層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并依據此標準量身定制教學計劃。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群體針對教學,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操作起來相當繁瑣,但是卻能細化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教學,合理引導,既能讓學習差的同學取得進步,也能讓基礎好的同學更加優秀。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足夠的關注,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分層教學的概念早已引入我國,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也產生了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對分層教學法的理解不當、操作不當,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不恰當,教學活動跟不上等,這些問題都能使學生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所以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對此方法采取懷疑的態度。
導致分層教學法沒有取得預想的教學成果主要由教師沒有把握好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標準不明確造成。在教學中,基礎好的學生產生自大的心理,學習態度不端正;基礎差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學習經常遇到困難,產生消極態度。這些錯誤的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會造成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的差距越來越大,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越來越差。
二、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
分層教學法的有效開展,第一步就是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根據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按不同標準進行分層,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既提高了數字教學效率,又合理利用了教學資源。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分層的過程中,要分清楚什么目標不需要分層,什么目標需要合理分層。在分層教學目標確定的情況下,要同時滿足基礎差的學生和基礎好的學生對知識體系的不同需求,既要增強低層次的學生的信心,又要給予高層次的學生進步的動力。
2.進行教學過程的分層
分層教學的實施過程是分層教學的精髓所在。教學過程的分層指的是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教學。不同層次的學生仍然是在同一間教室上課,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注意將教學內容的難易梯度劃分出來。必須掌握的重點要著重強調,讓基礎差的同學打好基礎,也要鞏固基礎好的同學的知識體系,縮減他們之間的差距,又要多多關注基礎差的同學,幫助他們樹立能學好的信心,減輕厭惡心理,又要給成績好的同學更高的目標,讓他們時刻努力,不斷進步。
同時,在教學內容進行過渡時,要做到平穩自然,不能生硬無趣,也不能一言帶過。既要讓差生聽懂掌握,又要讓優生復習鞏固,充分考驗著教師的專業水平。所以在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節奏,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向,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學習困難,不僅要做學生的好老師,還要做學生的好朋友,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
3.進行教學考核的分層
教學內容要合理分層,教學考核的目標也要分層,但是不能違背大綱對學生基礎的數學能力提出的要求。教學考核可以統一考核,但是要分層對待,同一套試卷對所有的學生進行考核,主要的考核內容是大綱所要求的基礎內容,同時可以設定不同難度梯度的考題,成績差的學生拿基礎分,成績好的學生拿高分題,學生的水平梯度也就劃分了出來,既保證了基礎教學的正常實施,又能使學生的知識能力進行最大的提升。
4.進行教學評價的分層
教學評價充分反應了教學效果,學生可以在評價中明確自身的不足和優點,教師也可以從評價中總結教學經驗和教學反思。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考核結果,在了解學生評價和學生家長的評價的基礎上,教師對教學實踐進行總結和分析,得到整個分層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更加有利于教師為學生制訂下一步的學習計劃。
總之,合理的使用分層教學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還是有待完善。只要教師在使用此方法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改善和創新,數學分層教學法一定能在初中數學教學領域取得巨大的成果,促進教學質量的大力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升斌.芻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J].科學導報,2013(15).
[2]張恩銜.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妙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