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 要:在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工作中,課堂歷來都是對學生進行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強化素質的主要陣地,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就成為廣大教師的主要攻關課題,無數教師也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那么,在初中數學學科教學中,應當采取哪些策略開展教學工作,提升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呢?在此進行了簡要探究。
關鍵詞:高效課堂理念;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數學是一門學術性比較強的學科,理論性、邏輯性較強,并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空間構圖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多種計算能力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歷來數學學科的教學難度是最大的,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是比較低的,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是相對緩慢的。尤其是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從身體到心理等各方面的發育還不健全,所以就更加需要初中數學教師深入貫徹新課程改革,深入貫徹高效課堂理念,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本,關注全體學生的成長,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給學生足夠的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機會,實現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持續提升。
一、用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正因為初中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普遍出現感到數學學習枯燥乏味、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的現象。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根本動力,只有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足夠興趣,才能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的更大提升。例如,在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提公因式法”的教學中,教師就沒有采用傳統的教師向學生講授知識、呈現規律的教學方法,而是給學生劃分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了一定數量的球類,有玻璃球,有乒乓球,有跳跳球等,要求學生分類計算每種球類的個數。這種活動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簡直就是小兒科了,但是他們還是玩得非常開心。這時候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歸納一下計算的方法,是把球類進行的計算,還是把球類的個數進行的計算。這樣一來,教師再結合公因式的內容,學生很輕松就能夠理解公因式就是“球”,只需要把它的“個數”進行計算的運算法則了。這樣的教學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廣泛參與,保證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實現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用分層教學模式的開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設定的教學目標也是完全相同的,這種做法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的差異,所以學生有的早已經學會,有的還完全懵懂一片,這樣的教學模式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采用分層教學,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提出較高的目標,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提出較低的要求,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一次函數的圖象”教學中,教師就針對能力較低的同學提出了“能夠按照列表、描點、連線的步驟進行一次函數圖象的繪制”的目標,而對于能力中等的同學則制定了“能夠做出已知函數的代數表達式的函數圖象”的目標,對于學習能力最高的學生則重點培養他們的總結概括能力和數形結合能力。這樣一來,每一個階層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得,學習效率自然大大提升了。
三、用現代教學媒體的應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學習內容當中包含有大量的需要空間構圖的內容,這對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來說具有極大的挑戰,同時具有極大的學習難度。如果不能有效降低學習難度,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學習效果當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采用現代化多媒體開展教學,可以大大降低學習的抽象性,促進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例如在“圖形的平移與旋轉”教學中,教師就采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電子白板上給學生展示了電梯的轎廂、放在傳送帶上的行李包、旋轉的風車、摩天輪、旋轉的鐘表指針等形象,讓學生從中對于圖形的平移、旋轉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也讓學生的空間構圖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學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降低學習內容的難度,還能提高學習內容的新鮮感覺,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以更加積極、樂觀的高昂態勢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實現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總而言之,畢竟學習不是一個短期之間就能夠見效的活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初中數學教師需要以素質教育理念、高效課堂理念作為自己教學的指導思想,以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發展作為教學的原則,以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為有效的動力,同時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保證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更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杜國香.用心打造高效課堂: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中學),2010(10).
[2]高鳳仙.如何提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