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蓮
摘 要:優質教學的核心是學生高素質全面發展,而促進學生的優質發展則需要優質的知識、優質的學習方式和優質的教師隊伍。廣大教師都非常清楚教學層面上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課堂的無效和低效問題,由于對課堂理念的理解領悟不到位,以及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能力,課堂教學改革也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現象。
關鍵詞:優化課堂;核心素養;優質教學
一、優質課堂教學的前提是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我個人認為作為優質教師,一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理解深刻;二要勤學善思,學習讓我們知識廣博,見解獨到,多學多思讓我們智慧更豐富,不能吃老本;三要全面了解學生,只有知道了學生需要什么,學生的基礎怎樣,才能制定教學目標和方法;四要熱愛學生;五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的教學中要一切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學習、經常反思、積極進取,這樣才能實現優質教學。
二、優質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精心的備課
教師的備課直接影響了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在進行備課時,首先,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盡可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其次,教師在備課時要注重活躍課堂氛圍,與時俱進,堅決抵制以往被動灌輸的教學理念,保證學生的聽課效率。最后,要教師做到真正的精心備課,還要從細節方面入手:
1.備教材
備教材環節極其考查教師對教材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只有教師熟練地掌握教材,了解教材的側重點,才能夠將知識更好地傳輸給學生,我認為要做到兩點才行:一是宏觀把握,其次要微觀分析。
宏觀把握教材,具體地說,主要包括明確課標要求,了解教材內容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仔細領會刻畫目標要求的動詞“了解”“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經歷”“體驗”“探索”的真正含義。
對教材進行微觀分析主要是指全面透徹地了解教材,對教材進行深度分析,深度研究,真正掌握教材的精髓。教材的微觀分析,是教師全面掌握教材的重要環節,教師的職責是傳授知識,讓學生掌握教材的知識,只有教師從根本上掌握教材的內容,而不僅僅是讀懂教材,做到看穿看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精髓,在講解教材時,才能夠有側重點,條理清晰地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好地吸收教材的內容,對所學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
2.備學生
教師的教學過程,不僅僅停留在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是教與學的結合,只有全方位的準備,才能展現教學課堂最好的效果。教師應用不同的教學狀態對待不同階段的學生,要全方面地了解處于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對他們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其次,對于同一年紀的學生,教師應該注意觀察不同學生的性格以及學習狀態,及時對教學計劃做出調整,這也是備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
三、優質的課堂教學要關注教學過程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高效優質的教學關鍵在于教學過程。
1.優質的課堂教學要重視知識體系的形成過程
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創設出合適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知識的形成以及發展過程,全面了解所學知識,在腦海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2.優質的課堂教學重視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師在選擇問題的時候,要選擇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同學們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引導,逐步解決問題,也會間接地激勵學生,讓他們產生解決問題的自豪感,從而更加熱愛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案例分析:在對“實數”部分進行講授時,我提出來一個問題:兩個無理數相加的和是否一定是一個無理數?學生陷入思考當中,過了兩分鐘,大部分同學通過兩個相反的無理數相加等于零的反例否定了這個結論,然而,在這個問題的討論即將結束時,又有一位同學提出了不一樣的反例:
令a=3.43434343…
b=4.34343434…
a與b都是無理數,然而a+b的和是一個無限循環小數,是一個有理數,這個連我都沒有想到的反例,讓我感到很驚訝,這個問題的提出,不僅鞏固了同學對知識的了解,同時開闊了學生的思路。
突出兩個中心,構建六項高效教學策略是構建高效優質課堂的實施目標。其中,兩個中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用來輔助學生學習,要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在教與學的關系上,要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學習是教學的根本任務,教育服務于學習。
總之,只有我們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合理運用優質課堂教學的方法,再加我們對待工作的熱情,研究工作的細心與恒心,在“備”字下足功夫,在“導”字加強研究,在“情”字上增加投入,才能在“效”的探索道路上愈走愈好。最后,把陜西師大教授——羅增儒的一段話送給大家:高效課堂是一種撥動心扉的力量,一種播動心田藝術,一種陶冶心靈的美,讓知識的插上情感的翅膀,讓教學披上藝術的靈光,用整個生命去譜寫每一節教案,用全部感情去開啟每一葉心窗在高效教學中心靈與心靈平等對話,在優質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