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茂欽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出初中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便可讓初中生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投身于物理學習之中,使學生具備主動學、樂于學的積極意識,為物理教育開一個好頭。因此,興趣視角應成為初中物理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從組織趣味性的物理教學、設計生活化的物理探究、開展學本化的物理實驗三個角度分析興趣視角下初中物理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興趣視角;策略分析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為避免出現意外,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讓學生快速接受物理知識,都會選擇以“灌輸”式教育組織物理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的學習狀態十分消極、被動,嚴重忽視了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導致初中生的物理學習興致一直不高。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此,教師便應該主動分析初中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確定物理教學的起點、重點與組織形式,保證初中生能夠在物理學習中形成積極的學習心理,從而更加積極、熱情地學習物理知識,形成良性的教學循環,穩步提升物理學科的教學效率。
一、組織趣味性的物理教學
興趣視角的首要前提便是要保證初中生從物理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為培養初中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做好準備。初中生是一群好奇心重、求異心強的學生群體,但是卻同時保留著愛玩,喜歡生動、直觀事物的心理,所以只要教師設計出多樣化、趣味性的學習活動,便可調動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激趣目的。因此,教師應通過游戲、實驗等喚起學生的認知懸念,豐富物理教學內容,實現激趣教育。
就如在“聲音的特性”一課中,筆者便以多媒體設備播放了網絡紀錄片中與聲音有關的音頻資料。這個音頻資料過濾了許多外界雜音,最大限度地還原了人們吃炸雞的聲音、汽車鳴笛的聲音、清晨鳥叫的聲音、翻書的聲音等。在課堂上,學生需自主猜測這些聲音的來源,直接調動起了本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思考影響發聲體發聲的具體因素,由此引出物理知識教學,使學生主動探究聲音的特性。
二、設計生活化的物理探究
在升入初中學校之前,學生從未接觸過物理學科,所以內心存在緊張與畏懼。如果教師以高深的專業術語講解物理概念或物理公式,不僅不會加速學生接受數學知識的速度,反而會讓學生排斥物理學習。生活化的物理探究是為了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實現激趣教學目的的教學策略,消除學生內心深處的陌生感與畏懼感,以親切的生活場景喚起學生的生活回憶,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就如在“熔化和凝固”一課中,我便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導入了新課,比如黃油放在高溫鍋中熔化,放在冰箱中得以凝固;冰淇淋放在常溫下熔化,放在冰凍室內得以凝固等。借助這些生活現象,學生應推測影響物質發生形態改變的客觀因素,即溫度,且初步推測出“高溫會發生熔化現象,低溫會發生凝固現象”這一結論。然后,我讓學生思考為何冰淇淋在常溫下會發生熔化現象,但是黃油卻不會發生熔化現象。針對這個問題,部分學生意識到了不同物質發生形態變化的溫度是不一樣的。由此一來,我便可以引導學生順利進入“熔化和凝固”知識的探究活動中,通過熔化曲線與凝固曲線匯總本課物理知識,訓練學生的識圖、讀圖能力。
三、開展學本化的物理實驗
開展學本化的物理實驗是指通過學生自主設計、自主操作、主動觀察與自覺記錄實驗數據等活動的物理實驗,看重的是學生的學習發展與主動參與能力,便于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探究、實踐等由學生親身參與的實踐活動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便于學生總結出客觀的學習規律,穩步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使其對物理學習更感興趣。對此,初中物理教師應開展學本化的物理實驗,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
就如在“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一課中,筆者便將4名學生分為一組,然后在組內組成兩兩小隊,一隊負責安裝串聯電路、一隊負責安裝并聯電路。待電路連接任務完成之后,初中生便需親自操作實驗,觀察小燈泡的亮度與電流表的數據變化,記錄具體數據,初步總結出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下電流的具體規律。初中生已經積累了電路、電流概念與串、并聯電路等相關知識,所以學生可以自主操作本輪物理實驗。因此,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機會,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動手操作、分析數據、交流結論等,感受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所帶來的成就感,形成實事求是與樂于探究的科學精神。
總而言之,興趣視角其實是從初中生的學習需求與人本需求為中心的,既看重學生的智力發育,還在乎學生的學習感官,是保護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科目,物理教師也應從興趣視角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保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麻武.興趣視角下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的有效嘗試[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4):123.
[2]陳琳.以學生興趣為基點的初中物理實驗環境創設[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