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
摘 要:教育改革的靈魂是創新,在當前新課改全面深入推進的大趨勢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教學工作以及學生的身心發展。對體育課堂教學進行創新,對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讓體育教學獲得更大的成效,是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應該面對的重要問題,這也向廣大的基層初中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體育教學;為人師表;初中課堂
對于新時期的體育教師而言,如何在初中的體育課程教學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幫助更多學生加強身體素質,是一件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地分析和回顧自身工作,及時對工作作出反思和總結,并將能夠找出來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和補充,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成效。筆者在長期進行一線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心得和感悟,現分享如下。
一、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榜樣和表率
教師職業道德中強調,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體育課比起其他學科來有自己的特殊性,比起一些原理或概念的文字學習來,體育更強調實踐,如何掌握規范的動作,得到足夠的鍛煉使體魄更加強健,是體育課更加強調的內容。這些實踐性極強的動作,要求在初中體育課程的教授過程中,體育老師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與學生一起進行動作訓練,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表率。只有增強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讓學生對教師的話語更加信服,學生才能夠心服口服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
首先,教師在課上要注意衣著得體,舉止行為規范。要求學生在體育課時必須穿著運動鞋而不是板鞋,那么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這一點,要讓自己的穿著適合體育課,給學生做好榜樣;要求學生規范用詞文明用語,那么教師自己就要尊重學生,不能出口
成臟。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要求學生能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做到。要求學生在教學開始之前先進行跑步熱身,那么教師就不能站在一旁看著,用同甘共苦的實際行動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教師的吃苦精神。例如,筆者在進行熱身訓練時通常要求學生跑兩圈,但有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并不能完全跟下全程,還有一部分學生有能力完成,卻因為害怕累而產生畏難情緒,經常借故出列系鞋帶或者慢下來,不能很好地完成熱身運動。如果筆者跟著學生一起跑,這種現象就會減少,那些難以跟著班級速度跑完全程的,筆者會降慢速度陪他們慢慢跑,鼓勵他們跑完全程,然后在這個過程中,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和表揚。特別是在學生能夠克服困難,完成一些對自己來說有難度的動作時,一定要及時給予其表揚,借此來增加學生的積極心態,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滿足感,促使其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二、結合實際,教學要求更加人性
由于多年來教學活動中存在著的偏科現象,學生身體素質參差不齊。因此教師要面對的是學生在身體素質和對體育的領悟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種差異有些可以通過鍛煉彌補;另一些是天生存在的,單憑體育課或跑操訓練這些簡單的訓練難以彌補。這是體育教學本身就存在的特殊性。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加靈活,對教學活動的目標要求也不能太過機械化和程序化,而是應該進行適當優化,設置不同的目標,讓身體素質優秀的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而身體素質較為薄弱的學生可以劃定一條合格線或者在及格線的標準上適當降低,但也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達到。這樣分層次進行教學,能夠較好地照顧到班里大部分學生的身體狀況,使學生都能夠達到合格標準,增強自信心,在自身能力發展的范圍內增強自己的身體潛能,鍛煉好自己的身體。
對于在體育方面有特長的學生而言,培養出他們的特長一直都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對于有體育特長的學生進行針對培養,可以為更上一級的體育學校提供一些優秀運動苗子,另一方面對特長生加強體育培訓也能為一部分學生找到一條發揮自己優勢的成才之路。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對學生進行認真選拔,在征求家長及學校意見的基礎上對這些特長生進行量身定做的針對性訓練,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潛力和
能力。
三、豐富內容,鍛煉學生健康體魄
體育課的鍛煉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單純的體能訓練有時候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還會讓學生對體育訓練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可以在完成最基本的教學任務后,將學生分成多個興趣小組,結合學生的體育愛好進行分組教學活動。這樣的分組后每個小組的學生都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體育愛好,所以學生的積極性也會相應提高,即使是在課下也會有自發組織課外拓展活動的機會,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訓練。筆者就曾在班級中分小組組織了籃球興趣小組、足球興趣小組、羽毛球興趣小組、長跑興趣小組等不同小組,利用課上及課余空閑時間對小組進行指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了,體育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并且,筆者還會找時間去邀請衛生保健老師對學生展開體育健康專題講座,教學生一些跟自身健康和安全有關的知識,讓學生掌握更多跟自身健康相關的知識,通過學生和保健老師之間的互動,保健老師一一解答學生的問題,而筆者會在這個過程中對一些涉及體育方面的問題進行補充和拓展,讓學生知道如何安全運動、健康運動。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的課堂教學里,教師一定要注重各方面因素的協調,充分調動學生上課時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愿意學而不是被迫學,逐漸增強自身身體素質,了解自己,愛護自己的身體,也能夠進行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做到在體育學習中放松心情、增加知識、增強體魄。
參考文獻:
[1]楊曉曉.激發學生內在動力,讓體育教學更加生動[J].中學教學參考,2013(21):101.
[2]石大健.對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的分析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2(11):76.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