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逸龍
摘 要:美術活動離不開對事物的觀察,沒有觀察視覺的感知就無從談起。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素描的過程是認識自然、感受自然、創意地表現自然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要結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認知能力等特點進行指導。這樣,素描教學才能取得
實效。
關鍵詞:初中美術;觀察;素描;教學;寫生
美術教育理論告訴我們,素描教學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實踐證明,掌握素描的基本方法能讓學生對物象的感受更加具體、真實。我們知道,素描是造型藝術的一種,是通過單色的線條或塊面來塑造物體形象的藝術手法。因此,要讓學生掌握素描藝術就必須通過科學的觀察方法,從而讓技法與理論在實踐中有效的運用。
一、引導感性觀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思維是從感性開始的。繪畫藝術必須具備敏銳的感覺,首先要用眼睛觀察與測量被臨摹的事物。因為無論是構圖還是比例都必須憑自己的感官,不可能用工具在實物上測量,在表現時又用尺在紙上量。這就需要引導學生感性觀察,充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我們在素描一只樹葉時,就要了解樹葉是橢圓形以及它的寬扁程度。在臨摹一只粉筆盒時,要了解粉筆盒的長、寬、高,繪畫比例都必須先用眼睛去觀察,然后在畫面憑感覺去指揮手。所以,素描藝術要嚴格培養學生獨立觀察的習慣,訓練學生視覺能力。一旦學生步入正軌,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在培養觀察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與理性思維能力。實踐證明,感性的重要并不意味著就不要理性的分析。因為人的知覺與感覺是緊密相連的,用感知的形式去認識事物才是完整的。例如,在畫一片樹葉時第一感覺是樹葉是橢圓形;其次樹葉有個尖尖的形狀;最后才發現樹葉有個蒂把與葉筋。當學生對樹葉形象的理解已基本準確了,再進行素描時就會融進理性的成分。
二、進行寫生練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美術教育理論認為,素描是美術活動作的藝術創作,它遵循由淺到深、由線成面的過程。而創作需要人的思維與想法和素描活動融為一體。這就需要學生進行反復的訓練,以寫生練習為主來培養學生的素描觀察能力。寫生內容包括兩到三種以上幾何形體組合,或者是單個石膏以人物五官為主。在畫組合時,用臺燈燈具打以強烈的光線,讓明暗關系更加突出。讓燈光的光線相對集中,提高學生對物體的理解和塑造效果。我們知道,靜物是比較復雜的。很多學生一看到靜物就會產生畏懼心理,針對這種情況,一是要引導學生分析畫面,指導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動筆,弄清楚畫面各部分黑白灰大的關系以及與各部分之間的結構關系。這樣不僅能消除畏懼心理,又能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順序地開展觀察。二是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在下筆之前就做到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只有反復的觀察才能把握好大小的關系,并找出大特征。通過反復的寫生訓練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注重課堂演練,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眾所周知,素描是繪畫中難度較高的表現手法。素描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很多學生就是因為理解能力不夠,所以畫不好,從而造成興趣的喪失。實踐證明,一幅好的教學范畫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素描藝術的興趣。 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各種教具、圖片、視頻等現代化教學資源,啟發并引導學生采用相應的學法開展素描活動。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把握好教學重點與難點,科學地設計每一個訓練環節,分析物體的構成,讓學生深入了解物體結構,努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努力。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活動三)時,就讓學生欣賞教材中的《靜物》素描作品。接著,通過示范臨摹一張素描作品(抓形),教師一邊畫一邊講需要注意的環節,并引導學生一起動手練習,對學生中存在的一問題及時示范與點撥。這樣的演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努力,而且讓學生熟悉素描的技法,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該注重課堂演練的作用,通過演練來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提高素描教學效果。
四、激活想象思維,提升素描教學效果
初中學生剛剛接觸素描知識,很多內容對他們來說感覺很新鮮。那么怎樣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素描繪畫藝術呢?這就需要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對事物的想象能力和審美意識。在練習素描時,必須要求學生從兩方面對進行素描的物象作出仔細的觀察。首先是直接觀察以確定素描的整體結構;其次是對物象進行深入的藝術處理,而這種處理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而是符合視覺規律。實踐證明,適當地融入思維想象能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更能提高學習素描的興趣。例如,在畫石膏練習時畫的石膏是“斷臂維納斯”,就要求學生展開思維的想象。最后,全班同學中畫出了不同形體的維納斯形象。有的學生畫維納斯在吃蘋果;有的學生畫維納斯的手托起一只和平鴿……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都賦予了同一個維納斯以不同的形象。在作品交流時學生互相欣賞作品,能夠體會到富有創意的想象讓作品形象各異,從中體會素描繪畫的樂趣。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只有培養好學生的觀察能力,才能提高素養教學效果。素描藝術涉及構圖學、透視學、明暗學等輔助性的學科。因此,教師只有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來充實自己的業務能力,才能逐步提高美術教學水平。唯有如此,學生的素描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相言.結合美術教學理解和經驗探討初中素描教學[J].教育,2016(9).
[2]李文杰.淺談因材施教在初中素描教學中的運用[J].吉林教育,2014(7).
[3]趙曦.觀察能力在初中美術素描教學中的運用[J].藝術教育,2006(7).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