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斌
摘 要:“安全問題從小抓起”,對于“安全”二字來說,既是一句口號,更是一份責任。講到道德與法治,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限制,規范學生的言行,提升學生的日常安全“系數”。說到安全,更是每一個人都非常矚目而重視的話題,“從小抓起”既是要從年齡小的時候就開始重視,又要從平日的小事兒抓起。從走進學生內心,因材開展安全教育和實施安全演練,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兩個方面談談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的安全教育。
關鍵詞:中小學;道德與法治;安全意識;教育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需要社會各界給予安全保護的青少年階段,中小學生的安全問題值得全社會關注,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根基,所以,在中小學校中,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對于青少年的安全保護,也是最基本的任務,沒有安全保障的校園,何談教育與發展?因此,保證每一位在校生的安全是學校和教師最重要的責任。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我對于如何在授課過程中實施安全教育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拋磚引玉。
一、走進學生內心,因材開展安全教育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身心發育不健全,社會經驗不足等不同的原因,導致他們對于一些事物的判斷力和辨識力不夠準確,甚至經常會出現錯誤,所以,對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來說,他們安全意識薄弱,很多危險都潛藏并縈繞在他們的身邊。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近距離地去了解每一位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心中所想、所慮。因為每一個階段的學生都伴隨著不同階段的問題,只有教師把握了學生這些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教學,讓學生掌握了處理這些突發事件和不安全事件的能力,才能讓學生得到真正的成長。
我教授的班里有兩個孩子,要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可以叫做“閨蜜”,兩人非常要好,而且成績也都非常優異,在班級中,經常會其他的同學稱之為“連體嬰兒”,因為她們總是形影不離,令人羨慕。然而,有一次我走在校園里,發現她們兩個人另找了好朋友,離得很近,卻毫無交流。后來詢問了班上的學生,才知道,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她們就開始彼此疏遠,導致現在已經頗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但是沒有人知道其中的緣由,都對這一點打個問號。眼看兩個好孩子“關系破裂”,為了進一步了解原因,我打定主意,做一回“和事佬”。于是分別叫了這兩個孩子來談話,一番了解之后發現,原來是因為“猜忌”。二人因為家庭條件懸殊,在物質享受方面存在差異,而導致在一次一方邀請卻無法負擔的宴請上,另一方支付引起了彼此的誤解,進而產生隔閡,越走越遠。于是,為了能讓她們放下心中的成見,我先后找來了這兩個孩子,并告訴她們要懂得換位思考,對家庭條件一般的孩子說:“你應該換位思考,她其實就是不想你和你的媽媽為難,所以支付了費用,并非刻意讓你們難堪的?!睂τ诩彝l件富裕的孩子說:“你應該站在她的角度上想,在選擇地方的時候,考慮她們的經濟實力,這樣就不至于會傷害到她和她媽媽的自尊心了?!睖贤ㄟ^后,一個認識到是自己太敏感,一個認識到自己不夠體貼,敞開心扉,互相面對,解開誤會之后,她們又和好如初了。
生活中,很多問題,因為孩子們不能思慮周全而隨時發生,我們教師則應該深入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因材施教,開展教育,幫助他們提升認識,健康成長。
二、實施安全演練,增強學生安全意識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對于安全意識沒有什么特別的概念,自身的防范意識也很弱,而恰恰他們還活潑好動,在日常的學習、玩耍甚至走路的過程中都有很多的安全隱患。如學生之間嬉戲打鬧,磕磕碰碰,走路途中不安分、不規范,車流涌動易發事故等,這些都會給學生帶來危險。這時,就凸顯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了。那么如何有效地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以及應急處理能力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方式:
1.創設實際情境,提高學生應急處理能力
近來,學校經常會應上級指示,在學校內開展各種火災、地震的演練活動,這些活動多半在演練之前教師就已經給學生“安排”過多次,說是“演練”卻缺乏真實性,學生要么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要么就是自知是假的,并不重視。于是,在給學生講述了火災注意事項和自救方法之后,我便抽時間在課堂上設置一次“真實”的火災。濃煙四起,我自導自演給學生營造一種緊張的氛圍,同時仔細觀察了每一位學生的反應。事后,讓學生總結在“火災”時的表現如何,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等,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面對危險和困難應時刻保持清醒,不能自亂陣腳,更不能相互擁擠,否則,非但不能自救,還會更加危險。對于基本的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和靠邊彎腰行走等重要的細節要讓學生反復演練并時刻謹記,增強安全意識。
2.增強媒體宣傳,提升學生危險辨別能力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我會經常給學生展示一些關于危險事件的多媒體視頻,如某同學離家之前,忘關煤氣,引發的中毒或失火事件,每當播放到“忘關煤氣”的環節時,很多孩子都會脫口而出“危險”。學生辨別危險的能力形成時,就會了解到安全隱患而及時預防,多一份安全。
參考文獻:
張樂之.淺談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制課程中進行安全教育[J].才智,201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