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娜
摘 要:音樂學科教學的內容除了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還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形成基本的音樂素養。如今音樂教師越來越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挖掘學生的各種能力。然而很多教師在音樂評價這一環節上,卻仍然停留在內容貧乏、形式單一的狀態。學生常常是在緊張、被動的情緒中接受期末考查。針對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問題進行了初步的闡述,重點闡述彈性化的評價過程、評價方法、評價內容及標準諸方面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音樂;彈性化;評價
音樂評價手段的不正確,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更不用說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了。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運用彈性化的教學評價手段,強調多元價值取向。在評價過程中由學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把考評的權力交給學生,營造愉快和諧的評價氛圍,淡化學生的考試緊張心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評價活動。
一、彈性化的評價過程
彈性化的評價過程就是將成績評價與整個學期的教學活動過程結合起來,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的音樂學習,以消除期末一考定乾坤的弊端。關注學生學習和提高的過程,從過程中去看學生的發展。
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隨機性評價、日常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可采用平時考查和階段考查相結合,分期隨堂評價,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的平時表現進行記錄,一是為了促進學習,二是為了獲取學期成績評估的科學依據。根據需要進行課內和課外相協調,每節課都安排幾分鐘進行專項考查測評。由學生做評委的“歌唱”“視唱”和“器樂”“舞蹈”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這樣分散進行的彈性化評價,減少了偶然性,考查的效果也就提高了。
二、彈性化的評價方法
采用適當的評價方法,能很好地發揮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將學生自我評價與研討式評價相結合,運用平時積累評價法、合作表演評價法、特長展示評價法等,讓學生自選有興趣、有特長的項目進行考核,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歌唱”的考查測評每學期不少于三次記載。將評價的內容選擇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由選擇決定。在統一評分標準后讓全體學生做評委,評委們用手指頭(一個手指數代表一朵小紅花)亮分,被評價者凡得花三朵以上就聘為該課的考評組長。“視唱”“樂器”“舞蹈”的評價形式同于“歌唱”,每學期也不少于兩次記錄。對于有困難者,教師除了加強輔導外,再適當放低考評標準,幫助其樹立起學習沒有失敗、進步就是成功的信念。“聽音”的評價不強求每一次作業都上交,而是把自己覺得滿意的作業交上并記錄,根據作業反饋(不上交也是一種反饋),我可以調整以后的教學方法及作業難易程度,基本控制在每學期每生都能上交二至三次。
比較枯燥難懂的欣賞和樂理知識,大部分學生對此望而卻步。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和學生進行換位提問,學生針對考評內容向我提問,再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不僅能正確對學生進行評價,還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從電視臺周末的“人生AB劇”中得到啟發,在考查樂理時也來用“AB”區。讓學生站在A、B兩排椅子中間,老師讀完一道試題及A、B兩個答案后,一聲“開始”,學生立即坐在A區還是B區,遲疑者不得分,對的在手腕上貼小紅花,然后回到中間進行下一題。等試題全部“做”好,數一數每人手腕上有小紅花,就可以知道得幾分了。有學生說:“這樣的考試比書面考試好了十萬八千倍!”
在期末,改變原來的“別人去考,我們閑聊”的狀況,以演出的形式讓全體同學都要參與整個過程,主要通過類似“音樂大本營”“音樂風云榜”“才藝大放送”等形式來完成。音樂會上,可吹、可拉、可彈、可唱,可以一人獨演,也可以雙人、多人合作演出,評委和主持人都由學生自己擔任,評出的分數作為綜合分,和平時的分數一起評出這一學期的成績。
三、彈性化的評價內容
對學生的評價除了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指標,還應注意考查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參與態度、參與程度、合作愿望及協調能力,對音樂的體驗與模仿能力、表現能力,探究音樂的態度與創編能力,對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理解以及審美情趣的形成等。
評價內容除了歌唱、欣賞、讀譜知識與視唱、表現、創造等,把學生的音樂特長列入評價范圍。在注重實踐操作的同時,把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情感投入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每個年級的內容根據大綱要求作相應的變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四、彈性化的評價標準
我們采用等級制的評價方法即“學生的學習態度+平時的學習能力+綜合能力=音樂成績(優、良、及格)”。例如七首歌中,四首都得了三朵小紅花,唱歌成績就是優。假如學生有三首歌得三朵小紅花,離優只差一點,那么可以把得兩朵小紅花的歌再唱一遍,確實有進步的,也能加上一朵小紅花,唱歌成績也相應提高一個檔次。有的學生擅長器樂演奏,當他的唱歌成績不理想時,他可在同學們面前演奏自己拿手的樂曲,同樣也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成績。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提出平時記錄達到了10朵小紅花者,期末可以免考。一個學期下來,享受到免考的學生占了三分之一,從平時觀察及學生坐談中,我了解到,學生期末免考制反響強烈,所以平時課堂提問、抽查等,學生樂意配合,積極參與。
評價是與教學過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音樂教學評價的過程是一個自我教育、教育創新的過程。通過彈性化的教學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以及同學的發展情況,使他們在評價的再教育過程中獲得自我教育、自我創造的機會。考試不再使學生感到緊張、害怕、無奈而是輕松、自信。
參考文獻:
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