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電力系統的持續不斷深化改革,廣大社會民眾對電力能源需求量一直呈現一種上升的發展趨勢。對此本文將圍繞10kV線路結構及其自動化方案為中心,對10kV線路結構、配電線路自動化模式運轉進行綜合分析。
關鍵詞:10kV線路;自動化模式;分析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5-0075-02
1 前 言
配電線路是整個配電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當配電線路自動化產生故障之后系統就會自動切除發生故障的區域,以此保證其他配電線路段能夠正常穩定供電。近幾年,配電線路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對配電線路穩定運行要求越來越高。
2 關于10kV線路結構分析
10kV線路結構在電網系統運行中具有重要意義。一般情況下,輸電線路依據自身結構功能不同可以劃分為以下兩種結構:①架空線路;②電纜線路。架空線路一般是指架設在地面之上,使用絕緣子把輸電導線固定在地面中桿塔上來進行電能的傳輸,這種架空線路整體維修所占用成本比較低,與此同時這種架空線路方式自身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容易受到氣象與環境等影響引起故障,隨著電能線路傳輸的距離越遠所占用的土地面積就會越多,并且會對周邊環境帶來很多電磁干擾[1]。架空線路是一種復雜的結構,與其相關的部件種類非常多。例如,高性能導線、桿塔、絕緣子、金具、桿塔基礎、拉線與綜合接地裝置等。首先,導線是架空線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導線的主要作用是傳導電流與輸送電能元件[2]。通常情況下,220kV線路整體輸送容量非常大,為了能夠有效預防電暈造成的損失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使用相分裂導線的方式,相分裂導線能夠輸送非常大的電能、能夠很好的降低電能損耗,并且還具有良好的防振性能。導線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常常會受到各種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因此,在選擇導線時必須挑選導電性能好、機械強度高、質量輕、價格低廉等特點的導線,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架空線路的正常運轉。電纜線路,通信電纜一般是由很多種不同類型的多根互絕緣芯線與導體依照一定方式組合而成的線束,其外包有很多高性能密封護套組合而成,有的還包覆很多外護層[3]。電纜線路能夠傳送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報、圖像、數據與電視節目。電纜線路依據使用距離與范圍可以分為長途電纜、市內電話電纜,依照敷設方式可以分為架空電纜、地下電纜與海底電纜,根據結構可以分為對稱電纜與同軸電纜兩種不同類型方式。
3 配電線路自動化模式運轉
3.1 配電線路自動化模式運轉分析
在配電線路運轉過程中,要想發揮自動化模式作用。首先,在配電線路中部分干線分段部位中對不同類型斷路器進行規范化安裝,在安裝過程中必須正確使用負荷開關,以此來保證斷路器中各種干線能夠擁有短路電流切斷能力[4]。當下斷路器與負荷開關比較來說,在價格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大差異。站在經濟學角度來說絕大多數電力用戶都能夠接受,通過使用負荷開關能夠把斷路器進行代替,整體系統操作靈活性與方便性也會進一步得到增強,即使配電線路中出現故障也不至于整條線路出現停電的現象發生。繼電保護是配電線路中的重要作用,以往配電線路在運轉過程中,大部分都是使用三段式電流綜合保護方式。然而,這種保護方式下運轉的配電線路往往都比較短暫,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對配合性能產生很大影響。對于其他方向的電流來說,使用電流端就會產生一個非常長的保護動作,隨著配電線路的增加,那么動作時間內不能夠保障其用戶認可。配電線路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常常出現很多困難,主要原因是配電線路中存在著各種不同類型的分線與支線[5]。在配電線路中產生的很多電流都是一直處于不斷變化當中。因此,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其有合適的通道。尤其方向式縱路中的縱聯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站在沒有通道的角度來說,在線路保護中將會有一種方向電力可以作為基礎,在短時間內快速形成保護結構,如果不能夠正確使用通道反應速度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這在當下配電線路自動化模式中是最佳的一種選擇。
3.2 關于10kV配電線路自動化模式作用
配電線路自動化停電時間減少,使得供電可靠性得到很好保證。近幾年,隨著配電線路各種技術發展越來越完善,各種新穎、高效的供電方式開始層出不窮。例如,應用最為廣泛的“手拉手”供電方式,這種供電方式能夠讓原先配電線路中存在的問題得到快速改變[6]。例如,在以往配電線路中只要其中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造成整個線路全部出現停掉,進而影響廣大社會民眾的正常生活。使用自動化系統能夠有效隔離故障發生區域,使得停電面積與停電時間縮短很多,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配電系統的整體運轉,為配電線路的持續不斷創新也提供了更多有利條件。新型配電線路自動化使得供電質量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提升,通過對自動化系統進行合理應用,對配電系統能夠起到很好的監測作用。如果配電線路中出現問題,工作人員應該在短時間內快速解決。在配電線路中比較常見的故障有低壓無功這種故障,使用自動化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檢測到這些現象,進而能夠及時進行補償線路,使得配電系統整體供電質量能夠得到保證。在配電線路中網絡結構的規范性能夠把配電線路中復雜情況變得更加簡單化,在配電線路日常供電過程中,如果出現系統故障可以使用自動化設備進行重新規劃配電線路,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整個供電系統正常穩定運轉。配電線路自動化模式運轉過程中,備用電源自動應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備用電源的主要作用是對部分覆蓋區域進行自動化檢測,能夠有效切除故障。關于沒有故障的區域也能夠在短時間內保證供電系統能夠得到恢復。在配電線路中發現故障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將其進行切除,這樣能夠有效預防那些沒有故障的區域范圍內電線路喪失電源。要想保證整個配電線路的正常運轉一定要提前配備大量備用電源。
3.3 配電線路自動化模式
配電線路運轉是一項紛繁復雜的過程。因此,工作人員必須綜合其他各方面因素去考慮和分析,加強配電線路自動化發展模式的管理力度。一般情況下,配電線路自動化需要滿足以下三個重要條件:①配電線路干線,配電線路自動化系統一定要在不同分段位置中使用斷路器,最好不要使用負荷開關,斷路器與負荷開關兩者相比價格差距并不是很大。②繼電保護選擇性,配電線路自身都比較短,整體配合性能非常差。當配電線路部分區段逐漸開始增多時,配電線路自身還具有很多分支線,很多分支線中的電流一直處于一種不斷變化的狀態。③備用電源自動投入對故障檢測具有重要作用,在對故障進行排查過程中如果某一部分故障環節出現故障將會造成正常配電線路段喪失電源[7]。因此,工作人員必須提前準備好備用電源,合理設置環網開關,正確使用備用電源自動投入技術。與此同時,不管結構發生怎樣變化,繼電保護都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在配電線路自動化系統運轉過程中配電線路自動化保護、斷路器與備用電源自動投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圖1配電線路自動化構成圖。
3.4 配電線路自動化發展趨勢
配電自動化個各項技術不斷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整個電網系統的發展,并且為廣大客戶提供了很大方便。要想進一步促進電網自動化創新,一定要充分結合電網自身結構,設置更多符合標準化的配電自動化設備。近幾年,社會經濟的持續不斷快速發展對電力能源的損耗越來越嚴重,在對配電網進行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持續不斷去優化配電網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節約更多能源,合理減少能源的使用,進一步促進配電自動化模式朝向長久、穩定的方向發展。
4 總 結
配電線路自動化模式不僅能夠對配電線路進行及時處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縮短停電面積與停電時間,進而實現提升供電質量。科學技術的持續不斷快速發展電網系統逐漸開始朝向自動化發展趨勢。10kV線路自動化的實現能夠有效提升電力能源使用率,并且還能夠提升供電的整體安全性,促進社會經濟朝向長久、穩定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延冰,閆 佳.10kV配電線路自動化的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2):187.
[2]黃 毅.分析10kV配電線路故障及其自動化技術[J].通訊世界,2017(19):242~243.
[3]陳 周.10kV配電線路中配電自動化及對故障的處理[J].技術與市場,2017,24(10):89.
[4]陳滿樂.淺析10kV架空線環網配電線路的自動化技術[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7(16):124.
[5]代應康.電力配電系統自動化技術10kV配電線路檢修方法探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2):268.
[6]陳 輝,馬亞彬.10kV電力線路的載波通信技術[J].自動化應用,2017(4):98~99.
[7]李 斌,李 冰,林愛民.10kV配網自動化的規劃及實施[J].科技與創新,2017(18):126.
收稿日期: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