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電力配網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由于自然災害、樹木或者外力破壞引起的電網故障時常發生,給整個配網線路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脅,配網是為客戶直接服務的最后一個環節,配網故障復電時間直接影響著客戶的滿意度,減少客戶停電時間,是提升第三方客戶滿意度的重要舉措。本文分析10kV配網線路中常出現的問題,找到引起各種問題的具體原因進行全面總結,對電力部門工作人員和相關領域科研人員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5-0105-02
1 前 言
配電網關系著每一戶人家的用電安全,尤其在重要節日時,居民的用電量持續上升,此時配電網十分危險,每時每刻都會出現故障問題,輕者會耽誤用戶用電,嚴重的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均具有破壞作用。這時候就需要正確有效的方法解決配電網的故障問題。
2 配電網故障搶修方法
應用PDA移動作業平臺,現場搶修人員將故障定位、故障隔離、檢修過程、復電時刻等信息同步錄入,現場搶修人員故障處理信息一目了然,達到快速復電的目的。提高線路轉供電能力,減少非故障區段客戶復電時間,提高供電可靠性;完善重要客戶和住宅小區發電車接入接口的建設工作;對線路絕緣子更新換代,加強故障指示器運行管理,提高故障快速定位能力強化先進儀器使用能力,提高搶修人員查障技能,快速定位故障點。定期開展反事故演習,建立雨季、大風等惡劣天氣及單相接地故障應急處理機制,并在故障發生時嚴格按相應的處置預案執行。
按照大運行體系建設的要求,配網搶修指揮業務納入調控中心管理,通過主動思考、提前謀劃,配搶業務專業管理工作逐步細化,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三段式管理的管理模式。三段管理界限清晰彼此獨立,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階段管控與權責界定,使管理工作重點突出、目標明確、權責清晰、管控有效;同時,三段式管理互相銜接,形成了事前預控、事中管控、事后評估、以評估結果反饋事前預控、事中管控的全過程管理體系。事前健全基礎工作,通過完善制度建設、優化系統性能、開展聯合演習、加強人員培訓等措施,為配搶指揮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事中加強過程控制,建立應急互備機制,有效應對網絡中斷、惡劣天氣等突發情況。事后開展工作后評估,通過建立配網搶修指揮后評估、指標評價等數據,形成通報機制,深度挖掘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反饋事前和事中管理,形成管理閉環。
采取管控提前、超前預控、加強監督、細化考核、分層監督等管理方法,發布相關制度規程,實現配網搶修指揮預警機制,建立了配網搶修指揮應急互備機制,構建了配網搶修業務工單數據、評價指標的統籌分析,建立了配網搶修指揮演習平臺,建立了配網搶修指揮工作從事后評估向事前預控的轉變。業務開展初期,工單轉派超時問題嚴重,主要原因系統響應緩慢、無提示音等系統問題,經調控中心督促系統運維單位進行系統優化、消缺;同時,進行配網搶修指揮服務器與主業務服務器的分離,優化數據庫性能,提高系統運行穩定性。編制下發“接派單、停電信息錄入”兩項指導書。從工作職責、人員要求、作業流程、工作要求、報告記錄、資源配置等方面,明確規定了配網搶修指揮工作的操作流程,并對崗位任職條件、辦公場所硬件配置制定了明確標準。規范了配網搶修指揮業務。首先,通過配網異動管理流程,填補配網新設備啟動流程未覆蓋部分,保證現場設備與臺賬的一致。其次,將配電網異動工作與配網電子圖管理結合,在設備實際變動前,完成系統電子圖的修改和傳動工作,確保配網調度系統一次接線圖的正確性。再次,異動和電子圖流程的結合,使配調、配搶指揮、配電自動化三個專業前后銜接,互為驗證,保證了對現場設備異動的全面掌握。加大現場培訓力度,增加配搶指揮員對現場設備的了解,采取輪值下現場結合實訓基地授課的模式,保證人均現場培訓時間。開發配搶指揮演練系統,為日常培訓和演習搭建平臺,從工單處理效率、轉派承載力、及時率、停電信息等評估演習效果。開展配網搶修指揮聯合演習,分階段檢驗了配搶指揮應急互備機制和配搶指揮、配調聯動機制,有效提升配搶體系應急水平。建立區域工單統計、超時工單分析、工單總量分析、問題工單分析等,直觀反映配網搶修指揮業務運轉情況,有效支撐專業管理;建立了配網搶修工單超時申訴流程,由非人為因素造成的工單轉派超時,經調控中心審批后免除考核。基于超時申訴流程,設立調控口徑考核指標,去除系統、天氣、網絡、接口等干擾因素影響,真實評價配網搶修指揮工作。該流程也為冀北公司發現系統問題、網絡延遲、接口延遲等系統缺陷提供了數據,有利于系統功能的完善。
開展工單超時原因日反饋。可視化系統中已將工單超時原因細化為系統掉線卡死、提示鈴音不準確等,每日由地、縣調控中心在可視化系統中詳細分析相關原因。調控中心匯總原因后,對較為集中的超時原因,制定優化方案,逐步降低超時工單量;對超時較為嚴重的單位定期進行通報并責令整改。實施工單情況周通報。將搶修類工單周分析結果納入每周一生產例會進行通報,利用配網搶修指標的查詢與導出模塊得出每周工單指標情況,并結合前一周情況進行工單量環比,對環比增長較大及超時工單情況進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開展搶修指揮工作月總結。對每月配網搶修指揮運行情況、超時原因、下一步重點工作進行通報,同時將各地市公司好的做法、典型經驗、典型案例進行刊登,供各地市學習借鑒。每月初對上月工單情況進行月度總結,利用可視化系統的統計分析功能,從全網數據、地市、縣區公司數據、配搶工單超時致因三方面對工單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結合分析結果每月初下發《配網搶修指揮業務月報》,通報前月配網搶修指揮業務情況,布置本月工作。通過分析合并工單,發現存在不合理合并現象,即將不同供電區域、不同故障類型的工單進行合并,或將相差時間很長的工單合并,分析發現原因為工單超時后,為逃避考核,部分單位將超時工單合并入不超時工單。通過分析每項停電信息的停電時長、正常負載等信息,估算配網停電造成的售電量損失情況,分析計劃、臨時、故障停電對售電量的影響。提升配電網故障搶修效率之三段式見圖1。
3 配電網故障搶修效率提升
“安全第一”的原則得到有效執行,保證快速復電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故障發生后,做到快速反應、快速到位、快速轉電、快速復電。暢通溝通渠道,達到客戶全方位服務業務流程的協同標準和時限,提高第三方客戶滿意度。規范執行95598搶修工單,熟練掌握PDA移動平臺的使用,保證搶修的時效性和有效性,縮短了停電時間,提高了第三方客戶滿意度。在故障處理的過程中能夠合理調配人員、車輛,提高了配網故障搶修的實效性和有效性。體現故障應急處理工作安排的科學性,有效減少停電范圍和縮短停電時間,提高可靠性。
4 總 結
配電網的安全關乎每家每戶,本文通過實際案例分析了配電網出現故障時的處理辦法,提升搶修效率對于配電網的安全和用電客戶的安全都是極大的保障,未來我國應該大力支持電力行業的前沿科技的發展,在保證用電安全的情況下,促進我國新技術新產業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施萱軒,孟 軍,梁 浩,秦韶楊.配電網故障搶修質量與效率評價體系研究[J].電力工程技術,2018,37(05):143~147+154.
[2]孟 軍,施萱軒,陳 中,車松陽.配電網故障搶修駐點選址與搶修任務分配優化策略[J].廣東電力,2018,31(03):120~126.
[3]陳湘武.配電網故障快速定位及快速搶修解決方法[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1~3.
[4]李禮兵.提高配電網故障搶修效率的探索[J].低碳世界,2018(02):112~113.
[5]何志鴻.電解鋁業整流機組電氣設備安裝及調試研究[J].低碳世界,2018(02):107~108.
收稿日期: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