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必然會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能否控制好這種風險,對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就針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控制方法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29-0312-02
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越發嚴峻,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逐漸加劇,特別是在我國市場經濟制度還不是很完善的條件下,財務風險對企業來說是無法避免的。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提高對財務風險管控的重視度,全面分析財務風險發生的原因,并采取科學的管控方法。
1 企業財務風險的概述
所謂企業財務風險,指的就是在企業運行的整個過程以及財務管理的各環節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導致企業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目標甚至出現虧損現象的潛在風險。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消極影響。具體來說,現代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主要涉及到財務成果減少的風險和財務狀況惡化的風險兩大類,這兩大類又可細分為利潤分配風險、資金回收風險、投資風險等。風險管理是近幾年才誕生的新管理學科,其研究范圍主要包括風險特征、風險發生原因及基本規律、風險的管理與控制方法等,總的來說,風險管理對象主要具有下列特征:①全面性,也就是說一個風險的出現可能會導致與之相關的其他風險的出現,進而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造成嚴重威脅。②特殊性,絕大多數風險都是由不確定性因素所引發的、難以預測、不可規避的意外事件。對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來說,其主要指的是企業相關人員通過辨識、分析和評估財務風險,并以此作為參考而采取有效的策略來控制和管理風險的過程。財務風險管理實際上是風險管理中的而一種特例,其不僅具有風險管理的一般特征,同時也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從內容上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主要涉及經營損失、財產損失管理等多方面。
2 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2.1 企業賒銷現象嚴重,應收賬款控制不到位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市場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賣方市場已經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買方市場。大部分企業都出現了產品積壓滯銷的嚴重問題,部分企業為了進一步擴大銷量、開拓市場,開始通過賒銷的渠道來進行產品銷售,這就造成企業的應收賬款激增,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許多企業都存在“三角債”的通病。一方面,企業的資產長時間被債務人無償占有和使用,使得企業資產的安全性與流動性受到極大的不利影響,并因此而出現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因為企業在采用賒銷方式售賣產品的時候,缺乏對客戶的充分了解,一味追求產品的賣出,而沒有設定嚴格的信用門檻,這就導致企業的許多應收賬款難以按時、按量收回,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賬款很長時間都難以收回,只能作為壞賬處理。
2.2 財務決策不夠科學
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是現代許多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一個主要誘因。從現階段的形勢來看,我國絕大部分企業在進行財務決策的時候都存在主觀臆斷、僅憑經驗決策的現象,顯然,這樣的做法必定不能保證決策的科學性,進而導致企業面臨極大的財務風險。例如,在一些固定資產的投資決策中,許多企業在開展決策工作之前往往沒有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再加上決策時所參考的信息不完整、缺乏真實性以及自身素質偏低等因素,致使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的失誤現象頻頻出現,而一旦決策失誤,企業的投資項目便無法實現預期的收益目標,這就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財務風險。
2.3 企業資金結構缺乏合理性,內部財務關系不協調
所謂資金結構,指的就是企業所有資金來源中,負債資金和權益資金之間的比例關系。因為投資決策不科學等諸多因素,導致資金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我國企業中廣泛存在。該問題表現在多方面,其中最為典型的體現就是企業負債資金占資金總量的比重過大,很大一部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都超過了30%,這種不合理的資金結構會使企業面臨沉重的財務負擔,再加上自身償債能力本身就比較低,最終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2.4 企業財務管理所面臨的宏觀環境較為復雜
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外部原因就是財務管理所面臨的宏觀環境過于復雜,具體來說,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主要涉及到資源環境、市場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這些環境因素雖然存在于企業外部,但是卻會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產生直接影響。對企業來說,宏觀環境的變化是無法預測的,其所帶來的影響也是無法完全規避的,這就必然會導致企業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雖然都構建了現代化財務管理系統,但因為在機構設置上存在不合理性,管理人員素質不達標,以及相關規章制度不完善等問題,使得企業財務管理系統難以較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遷,具體主要體現在無法科學預見風險、反應不及時、策略不科學等,因此而使企業陷入風險境地。
3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方法
3.1 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首先,企業應當健全風險防范體系。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點:①應制定明確的企業財務風險報表分析制度,包括審計報告制度、季度資產質量分析制度等。②應當在財務風險監管過程中充分發揮資產評估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的作用。③應當對企業財務風險監管職責進行明確劃分,嚴格將各項監管任務具體到個人身上,實施分級負責的制度。④應當嚴抓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工作,使財務風險監控和預警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從而為財務風險的防范筑起一道堅實的屏障。其次,企業必須加快構建動態化、實時化的財務預警系統。該系統可在企業運行的整個過程對財務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并基于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理論,通過建立數學模型、比例分析等科學方法來辨識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同時還可在發現風險的第一時間進行預警。
3.2 制定科學的風險對策,確保企業財務狀況良好
當前,許多企業由于開展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擴大再生產項目等,這類項目本身成本投入大、周期長,導致企業面臨資金緊張的嚴重問題,進而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若這種現象不能加以控制,必定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所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控,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制定出最為科學可行的風險防范對策。同時,企業還必須謹慎賒銷,確保各應收款項能按時收回,制定科學的資金使用方案,以免因資金利用不當而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轉。
3.3 采用多角經營的方式,實現投資風險的進一步分散
企業通過將資金放在多個不同的項目上,由于各項目的虧損與盈利情況存在極大的差異,這樣就能使所有投資項目之間實現相互彌補,進而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這一分散風險的思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見,但考慮到企業經營環境的復雜性,在采用多角經營方式來分散風險的時候必須做到“三思而后行”,以免弄巧成拙,反而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
4 結 語
總而言之,在當今的國內外市場環境下,企業無可避免地會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這些風險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長期發展,因此,企業的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對財務風險的管理與控制。要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管控,首先就必須明確風險的成因,一般來說,現代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來自于財務決策不科學、資金結構不合理、應收賬款控制不到位等多方面。要求企業進一步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制定科學的風險防范對策,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分散企業的投資風險,這樣才能實現最大化降低風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海燕.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方法[J].中國商貿,2014(34):59~60.
[2]高智林,劉艷慧.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方法與對策研究[J].許昌學院學報,2013,32(3):120~123.
[3]李艷玲.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方法與必要性[J].現代企業,2011(4):66~67.
[4]張曉玫.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方法與策略探討[J].現代商業,2008(35):198.
[5]陸冬冬.NY制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研究[D].南華大學,2014.
[6]朱陶萍.論財務風險在企業經營中的管理與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9):34~35.
收稿日期:2018-9-5
作者簡介:李 健(1985-),男,中級會計師,本科,從事會計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