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1世紀的今天,設計已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組成元素,設計的本質是為社會和他人所服務的,一項好的設計一定是可以“改善”這個世界的。本文針對捕捉能力和洞察能力對設計的重要性展開,說明設計是設計師捕捉能力和洞察的體現,設計師只有捕捉到事物的本質內容,洞察他人的需求和意圖,才能進行有目的性的選擇,發現更好的選擇。
關鍵詞:設計的本質 捕捉能力 洞察能力
一、設計的概念
“設計”是人類特有的活動,設計活動是伴隨著人類的出現而出現的。原始部落有一種能夠代表氏族關系的圖騰符號,被認為是設計的起源。[1]設計的產生源于工業的出現,同樣產生于原始人類對于石器有意識的加工、改造、制作。有意識、有目的的創造性行為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主要特征[2]。
設計最重要本質在于設計是為他人所服務的,如何理解設計是為他人所服務在于:首先,設計是為需求所服務,設計的價值在于改善社會以及生活中的不足,如果設計無法滿足于他人的需求,那么這個設計就毫無價值。其次設計一定是有理可循的,在做設計的時候一定要遵循設計原理,如果只憑設計師一廂情愿的想象,那么設計出來的作品一定無法使消費者感到滿意。
二、捕捉和洞察生活中的“!”
設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日常生活是設計的平臺,也是創新設計的源泉。創新是一切設計工作的基礎,是設計的核心和生命,也是設計得以發展和前進的原動力。[3]在設計師設計作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沒有想法,感覺難以突破過去成果的情況。其實,遇到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設計者缺乏對生活敏銳的洞察能力,設計的本質是為人民服務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樣的問題與麻煩,比如普通長柄雨傘無法掛靠在架子上也無法平穩的依靠在墻面上難以放置;普通的延長插座經常會出現插座位置靠的太緊而導致體積較大的電源插頭無法同時使用的情況。日本設計師原研哉說過:設計的意義在于發現一個很多人都遇到了的問題,然后試著去解決[4]。從原研哉的話中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中的細小問題是設計創新的出發點,設計師必須要具有對于生活敏銳的洞察力。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融入生活,拓寬自己的視野,找尋生活中不便之處,通過對這些不足之處的設計重塑來解決問題,才能設計出對人們更友好、更便捷的作品。
日本設計師佐藤大是一位典型的具有明銳洞察力的設計師,佐藤大不但有著非凡創意和才華,同時極具領導才能。佐藤曾被選為newsweek雜志“世界最受尊敬之100位日本人”“全球最受矚目企業100家”等,活躍于世界大舞臺[5]。他的設計作品大多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小物品,佐藤大的Nendo工作室一直在堅持讓人們的生活中充滿驚喜的小“!”。他們相信,有無數的“!”隱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只是我們不曾察覺,亦或者我們早就知道生活中本該存在這些“!”,但卻對這些痛點熟視無睹。如何理解佐藤大所說的“!”,在我看來,這個符號想傳達的信息可以很好的從佐藤大的作品當中體現出來。佐藤大的設計作品大多都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但是經過佐藤大的設計,我們會驚呼,這位設計師對于細小事物的洞察能力太強了。
佐藤大在2016年的時候設計了一款抱枕。大多數人都有使用移動設備觀看視頻的經歷,這款抱枕外形看起來與傳統抱枕并無太大區別,但是佐藤大正是通過他敏銳的洞察能力完成了這款能改善生活的優秀設計。這款抱枕的表層使用了不同粗細的布條拼湊出的,在抱枕上暗含了可以卡入平板與手機的縫隙。這樣可以使喜歡躺在沙發或者床上使用移動設備觀看手機的用戶有更良好的體驗,不必再擔心在觀看手機的過程中手機砸落的問題,也可以避免在長時間觀看移動設備時手腕酸痛難忍的現象。這款設計作品同時兼顧了抱枕與移動設備保護套的功能,并且很大程度的改善了人們在日常使用移動設備時的舒適度。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遇到過在使用長柄雨傘的時候難以安置的情況,普通的長柄雨傘在使用完以后由于造型的原因,除了安置在專用的傘筒中,很難平穩地靠置在墻面或者桌邊,經常會出現滑倒在地上情況,雖然這并不影響雨傘正常遮雨功能的使用,但還是會給使用者帶來一些困擾。佐藤大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一微笑的細節,洞察到了使用者的需求,設計出了一款Star-Brella雨傘。這款雨傘的傘面并沒有特別之處,設計的亮點在雨傘的手柄,雨傘的手柄做了三角形支架,可以使雨傘可以站立安放,也可以安穩的掛靠在墻面、桌面上,讓使用者在使用雨傘的過程中更加的方便快捷。
佐藤大說過:“設計師的工作不是制造奇形怪狀的東西,也不是簡單地讓物體看起來更有型。設計的本質上就是為解決問題尋找新方法。當設計的目的變得過大時,目的就會變的模糊,甚至根本搞不清它是什么。所以設計往往都是從捕捉本質開始的,通過捕捉到的本質來選擇方法,并開始進一步的設計。很多好的設計,都是在設計時捕捉到事物本質以后,發現了更好的選擇。
三、結語
在當今社會,每一個設計師都需要責任感,設計師的責任在于通過設計來改善生活,只有能改善他人生活的設計作品才是有價值的,讓他人通過設計使生活更加快捷高效。設計與生活是緊密聯系的,設計無處不在,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要明白,設計并不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必須更多地把目標投向我們的生活,因為設計來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仔細的捕捉事物的本質,才設計出更貼切生活的好產品。
注釋:
[1] 劉一.論設計起源與藝術起源的關系[J].現代裝飾,2012-12.
[2] 莊璐.論設計起源與藝術起源的關系[J].美與時代(上),2014-01.
[3] 蔡克中.基于日常生活的產品創新設計[J].包裝工程,2015-04.
[4] 原研哉.設計做的設計[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5] 淺析產品再設計—佐藤大設計理念解讀.大眾文藝,2015-10.
參考文獻:
[1] 劉一.論設計起源與藝術起源的關系[J].現代裝飾,2012-12.
[2] 莊璐.論設計起源與藝術起源的關系[J].美與時代(上),2014-01.
[3] 蔡克中.基于日常生活的產品創新設計[J].包裝工程,2015-04.
[4]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5] 邵文琪.淺析產品再設計—佐藤大設計理念解讀.大眾文藝,2015-10.
作者簡介:
周煜凱(1993.7—),男,漢族,籍貫:江蘇常州,蘇州科技大學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17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藝術設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