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覺傳達創新文化產業教學改革主要是為提高視覺傳達教育文化創意人才的能力,這種教學課程不但對視覺傳達教育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影響,而且推動著視覺創達設計課程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對所需的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準則有了新的改變。從設計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的開設、教學方式的改變和師資力量的建設都要打破陳舊的教學模式,重新規劃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新方向,要優化課程設置,轉變教學理念,完善實踐教學體制,提升視覺傳達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開設更多能夠提高文化素養的科目。
關鍵詞:創新文化;信息數字化;人才培養
一、視覺傳達教育文化創新文化產業教學課程的意義
根據國家對視覺傳達創新人才的要求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創新文化產業教學課程的改革主要是為了提升視覺傳達教育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能力,對學生強化和傳授一些與文化創意有密切關聯的知識,真正的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在視覺傳達課程改革和教學實踐中,注重加強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提出合適的實踐教學方法。有效的將傳統的教學課堂,由平面的教學模式立體化,更加注重實踐教學的環節,使視覺傳達教學方式更加完善,為視覺傳達文化創新產業輸送具有創新能力的新鮮血液。
二、現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存在的教學問題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從原先的二維平面轉向多維空間的方向發展,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以前人們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了解不夠深入,稱之為平面廣告設計,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多媒體的加入使得叫平面設計不再合理,因為是以視覺上的各類圖像信息傳達為主,所以就有現在這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名字。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廣告設計、標志設計、廣告文案策劃、消費心理學、商業插畫等專業設計類學科。
但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些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發展的瓶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尚未建立其科學的教學機制。培養文化創意人才,需要使人才能夠掌握一定的新技術,并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素養。這也往往導致高等院校中培養的人才,在市場中缺乏核心競爭力。在很多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往往是采取開展三年的課堂教學,剩下一年參與到頂崗實習中的人才培育模式。但是在其實踐中不能重視到培養學生技能的重要性,只是將學生作為廉價的勞動力,這對培養優質的創意人才是很不利的。
第二,高等院校專業設置與課程體系建設不夠合理。在當前的市場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要求人才是技術與藝術平行的復合型人才,但是高等院校在其專業設置以及課程體系建設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很難滿足文化創意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學生雖然能夠掌握大量的專業技能知識,但是其創新思維能力被遏制,不能進行合理的開發與培養,也就難以滿足文化創意產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第三,對創意人才的文化素質培養不足。文化創意產業在選擇員工與人才時,尤其重視創意人才是否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但是,就當前的高等院校的創意人才培養實際情況來看,還尚未認識到加強人才文化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往往不能對學生的人文修養進行相關的教學。在大多數的高等院校的創業型學院中,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與教學理念,在其教育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訓,忽略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提升。
第四,教學模式陳舊且實踐性不夠。在高等院校中培養文化創意人才,是為了能夠為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的人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與社會需求仍有脫節。在高等院校的創業型學院中,既具備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教師較少。且由于高等院校在其辦學中受到相關條件的制約,導致其很難培養出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教學模式方面,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采用以老師為中心學生為半徑的方式進行自導自演教學,專業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反復強調、勾畫重點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灌溉,這樣不能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學生對視覺傳達專業課的學習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只在乎卷面成績。視覺傳達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利于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第五,很多高校在視覺傳達專業課程設置上趨于相似,只有共性,沒有鮮明的個性和創新,沒有形成自身的專業優勢和地方特色。而且視覺傳達教學內容陳舊且遠離現社會市場時代的需要和需求,趨同性的教學內容缺少創新意識,束縛視覺傳達學生的創造思維和想象能力。
第六,視覺傳達設計創意性的專業課程內容沒有很好的融入到教學體系中,而視覺傳達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同時缺少與市場需求接軌的項目式實訓課程,教學成果不能很好地與當地文化創意產業實現銜接。
三、視覺傳達教育文化創意文化產業教學課程的變革
(一)改變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理念
視覺傳達創新文化教學專業的課程,仍存在教學模式較單一,授課方式對創新文化的課程內容還處在探索發展階段,大多數課程沒有創新創意的實踐與培養。老師在授課時與學生的互動較少,缺乏對創新創意文化產業的了解和認識。視覺傳達基礎專業課程可以通過由學生自學來完成,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自主的消化和接受知識,而不是由老師被動的灌輸知識,增強學生自主、獨立學習的能力。對于大三、大四學生專業課程的設置,要以創新文化產業實踐為基礎,通過對創新文化產業當前社會中發展的現狀,開設一些當地創新文化產業的課程。讓學生在當地進行實地調研、市場考察,并且要通過調研、考察得來的信息情況,進行方案預選和設計。通過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包裝,做出符合當地風土人情的,有商業價值的創新文化產品,通過批量生產再經過各種渠道進行推銷和展示,以此達到盈利的目的。視覺傳達創新文化產品課程最終的目標就是做出有商業價值創新文化產品。
參考文獻:
[1]陳小林.設計教育中的設計與市場關系探議[J].裝飾,2005(06):70-71.
[2]梁嵐珍,宋玉秋.基于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探索[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4):89-91.
【甘肅政法學院教學改革項目GZJG2016-B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