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蕓
(淮海工學院商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近年來我國的政策一直都致力于扶持中小企業,這表明中小企業在國家政策的幫助下,加上自身的努力,實力將得到大幅提升。雖然中小企業有政策的支持,但卻一直都受到各個因素的影響,使得發展受限,尤其是資金方面的問題。江蘇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為江蘇省經濟發展和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后盾,新三板市場的出現為江蘇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渠道。創新型中小企業融入資金后,必須要重視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資金利用率,以最低的成本支出獲得最高的產出。如何提高融資效率是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如果能夠找到影響江蘇省創新型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市場融資效率的影響因素,這對于減少資金浪費,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競爭能力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
影響江蘇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新三板融資效率的因素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主要指國家財政、科技、稅收、投資等方面的政策對中小企業融資效率的影響;微觀是從企業的自身情況出發,主要從企業規模、盈利能力、成長能力、運營能力等方面分析對中小企業融資效率的影響。宏觀方面的影響因素難于進行實證分析,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企業自身因素對其融資效率的影響。
盈利能力代表企業的獲利能力,同時也意味著企業的投資回報率。融資效率會隨著企業的資金獲利水平提高而提高,而企業資金獲利水平隨著盈利水平的增長而增長。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盈利越高,業績就越好,這樣投資者對企業的投資欲望也會更強。
本文選擇基本每股收益指標代表企業的盈利能力。由此提出假設1:江蘇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新三板融資效率與基本每股收益正相關。
在很多對融資效率影響因素的研究文獻中,企業規模與融資效率呈負相關的關系,這些文章涉及的企業大多數為發展比較穩定成熟的上市公司,其中有絕大多數的企業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本文研究的是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大都還處于成長、上升的階段,有無限的潛力,一般不會出現產能過剩情況,企業規模越大,抵御風險的能力越強,便于企業融入外部資金。
本文選取資產指標代表企業規模。資產是一個企業生產發展和運作的基礎,該指標可以反映出企業融資規模的大小,可以從總體上反映企業融資能力。由此提出假設2:江蘇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新三板融資效率與總資產正相關。
企業的營運能力反映企業對資產的管理與經營是否良好。企業將資產轉化為貨幣的速度越快,償債能力也會得到相對的提高,這樣就更加容易獲得外部投資。同時,企業資產的周轉速度快了,也可以相對應的減少資金占用,提高資金的融資效率。
本文選取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代表企業的營運能力。由此提出假設3:江蘇省新創新型中小企業新三板的融資效率與應收賬款周轉率正相關。
企業的成長能力反映企業在一個會計周期內因日常發生的經營活動而使企業經營獲得發展的情況。在新三板掛牌的江蘇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普遍具有較為良好的成長能力,好的成長能力就會有好的發展前景,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資者,融資效率就會得到提高。
本文選取總資產增長率指標代表企業的成長能力,該指標越高代表企業成長能力越好。由此提出假設4:江蘇省新創新型中小企業新三板的融資效率與總資產增長率正相關。
企業償債能力反映企業的經營能力和財務狀況,是企業償付到期應付債務或保證按期付款的能力。償債能力越強的企業代表市場信譽好,融資風險小,那么投資者就會更加愿意投資該公司,融資效率就會高。
本文選取流動比率指標代表企業的償債能力。由此提出假設5:江蘇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新三板的融資效率與流動比率正相關。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新三板共有11630家掛牌公司,江蘇省有1390家。本文在選擇樣本的過程中遵循以下三個標準:(1)在新三板創新層掛牌的江蘇省中小企業;(2)參與“國家火炬計劃”、“國家星火計劃”或榮獲“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等稱號。(3)研究期間為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所以剔除2015年以后掛牌的企業。
經過篩選選擇30家樣本企業作為研究對象。30家樣本企業所處行業多元,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樣本企業行業分布情況
本文的數據全部來源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wind金融數據庫。
1.因變量。融資效率作為因變量(Y),融資效率=投資報酬率/資本成本率,本文把凈資產收益率作為投資報酬率的指標,資本成本率以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作為代替指標。
2.自變量。選擇五個方向的指標作為自變量:基本每股收益(X1)、Ln總資產(X2)、應收賬款周轉率(X3)、總資產增長率(X4)、流動比率(X5)。
3.模型構建。通過上述分析,為探究江蘇省創新性中小企業新三板融資效率的影響因素,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0是常數項,?1到?5是自變量的系數,ε是誤差項。
上述模型中各變量數據通過樣本公司的年報手工編錄、整合計算而得。
本文采用逐步進入法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1.模型構建過程。

表2 模型構建過程
由表2模型構建過程可知:按順序逐步進入模型的分別是基本每股收益(X1),和總資產(X2)這兩個個指標,說明這兩個指標的融資效率通過F檢驗,對融資效率有顯著性影響,而剩余未通過顯著性檢驗的被剔除。
2.回歸方程整體顯著性檢驗。

表3 回歸方程整體顯著性檢驗表
由表3可以看出,F的檢驗值為24.326,顯著性為0.00,小于0.05,表示在該模型中,總體上因變量與自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存在顯著性,所以可以認為建立的回歸模型具有研究意義。
3.回歸結果。

表4 回歸系數顯著性檢驗表
由表4可以看出,基本每股收益(X1)、總資產(X2)顯著性都低于0.05,說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基本每股收益和總資產通過了顯著性檢驗。
為了方便實證分析,引入已排除變量表5。

表5 已排除變量表
應收賬款周轉率(X3)、總資產增長率(X4)、流動比率(X5)3個指標其顯著性分別為0.377,0.069,0.969,都大于0.05,沒有通過T檢驗。
以上的回歸結果顯示:
假設1成立。基本每股收益的顯著性為0.00,回歸系數為1.127,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效率與盈利能力正相關。
假設2成立。總資產顯著性為0.015,回歸系數為0.268,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與企業規模正相關。公司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獲得外部資金的可能性,規模大的企業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到期還款的可能性也就較強。
假設3不成立。應收賬款周轉率的顯著性為0.377,大于0.05,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營運能力與融資效率不相關。
假設4不成立,總資產增長率的顯著性為0.069,大于0.05,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成長能力與融資效率不相關。成長性高的企業遇到風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成長性參次不齊,成長性較好的企業可能風險和收益并存。
假設5不成立。流動比率的顯著性為0.969,大于0.05,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償債能力與融資效率不相關。
本文從5個方面選取了5個指標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企業盈利能力、企業規模與融資效率呈正相關的關系。針對研究結論,對如何提高江蘇省創新型中小企業在新三板的融資效率提出以下建議:
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融資效率就越高。為了提高盈利能力,首先,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應當調整傳統的經營模式,與現在“互聯網+”的新模式進行結合,將線上與線下業務相結合,開辟一條適用于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經營理念與模式,運用互聯網這一平臺,建立大數據,增強自身特色。其次,江蘇省新三板創新型中小企業屬于高成長的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對增強其競爭力尤其重要。人才是技術創新的靈魂,企業應該制定相關的政策吸引人才,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力度。
江蘇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應該適當擴大企業規模,當企業資產規模越來越大,一方面企業占有的生產資源更多,業務量擴大,進而實現規模效益。另一方面其抵御風險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便于企業融入外部資金,增加資金的來源渠道,最終提升其融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