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敏 陳致遠 吳從波
(汕尾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汕尾 516600)
截至目前,與汕尾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對接的中職學校共有6所,對接的專業有3個,詳見下表1。各中職學校均配備了足夠的師資,教學實訓條件也較為完善,均配備了會計實訓室。在本研究開始之前,仔細閱讀了各對接中職學校銜接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各人才培養方案均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和廣東省教育廳的要求進行制定,各專業都是采取“2+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在校上課時間為2年,校外實習時間為1年。教學嚴格依照人才培養方案執行,教風、學風良好。各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招生人數均達到目標數,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為“三二分段”人才培養、實現中高職銜接奠定了堅實的生源基礎。

表1 對接的中職學校及專業
汕尾職業技術學院是汕尾市唯一的一所高職院校,承擔本市所有中職學生的高職深造任務,承接的專業為會計專業,目前該專業擁有6間專業實訓室,配備了多套會計專業教學軟件,建立了多個校外實訓基地,建立了一支年輕、能干的教師隊伍——專業專任教師有13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3人,講師職稱11人;研究生學歷的12人;“雙師型”教師9人。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較為科學、合理,采用“2.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就業率高,廣受用人單位好評。2018年首次接受對接的中職學生報考“三二分段”轉段考試,擬招收人數為41人,將于2019年9月份接收中職學生入讀。按照招生申報計劃,招生人數將逐年增加。為此,該專業專門制定了對象為中職學生、學制為2年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目前,各中職學校的發展程度并不一致,有的中職學校已經發展成為省級甚至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有的中職學校是由初級中學轉辦的,因此,不同的中職學校在軟硬件等方面存在較大的不同,不同學校對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的要求也有差別,導致教學效果存在差異,在今年“三二分段”轉段考試中已經明顯地表現出來。對于即將承接高職教學任務的汕尾職業技術學院,生源質量的不均將是日后教學中的一大棘手問題。
中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存在共同點——培養高素質的會計技能型人才,也存在不同點——培養的人才層次不同,中職學校培養的是中級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級技能型人才,并且兩者之間是高度銜接的,才能達到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的初衷。中職教育應該注重最基本的會計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為高職學段的課程做好鋪墊;高職教育是中職教育的延伸和深化。但縱觀幾所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發現各中職學校對于同一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的表述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中職學校描述模糊、混亂,有的過于急功近利,幾所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高低不一,很難給學生的職業發發奠定階段性和基礎性的作用,這就造成了某些中職學校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匹配,人才培養將會出現斷層。
從上表1可知,高職的會計專業承接著中職三個不同專業(會計、會計電算化、農村經濟綜合管理)的學生前來就讀,各專業在課程設置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且沒有很好地把握國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于中職學段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要求,也沒有詳細了解高職學段的課程安排,一些中職學校專業理論課程偏多,實訓課程偏少,有些甚至把難度較大的高職學段課程(如:財務管理、審計等)提前到了中職學段,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升讀高職后,會計專業基礎技能不扎實,對重復的課程學習興趣不高,會出現部分學生學不會或不想學,一定程度上浪費了教學資源。
各中職學校的實訓教學課程有所不同,學時多寡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實訓教學設備也有所區別,教學軟件也沒有一致,導致不同學校的教學成果有很大不同,在今年“三二分段”轉段考試的技能考查部分表現得較為明顯。再者,中職學校在會計電算化教學時采用不同的會計電算化軟件(金蝶、用友),學生只熟悉一種軟件,到了高職教學時很難對學生提出統一的操作軟件要求。
所有的中職學校都采用“2+1”的教學模式,把所有的課程教學全部擠在前兩年,最后一年是實習。在前兩年的課程中,有些中職學校設置的人文素養課程較少,使得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較差,人文素養不高;有些中職學校過度重視專業理論課程,專業性較強,學時較長,學生掌握起來難度相當大;前兩年的課程較多且學時長,對于本身文化課程基礎知識不扎實,從初中升上來的中職學生來說,一下子面對多門不同的課程,學習壓力較大,容易造成部分學生厭學;同一名稱的專業課程,不同中職學校設置的學時相差較大,導致不同學校的學生對某些知識點的掌握深淺不一。
中高職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師和學生缺乏互訪交流、學習,缺乏在即時通訊軟件上建立中高職教師交流群和學生交流群,教學資源、教學信息沒有即時共享,造成中職教師缺乏對高職課程設置、課程教學內容的深入了解,高職教師也沒有知悉中職課程體系。中職學生缺乏與學長姐的交流互動,缺乏對汕尾職業技術學院學習軟硬件環境的了解,容易產生對高職學習的畏懼心理。
目前,汕尾地區中高職會計專業可以說出現了“兩張皮”現象,即各自為政,沒有實現很好地銜接,更沒有實現無縫銜接。雖然說汕尾地區中高職會計專業的銜接尚屬首次,但存在的問題確實令人堪憂,中高職學校的準備工作做得都不是很到位,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讓中高職實現完美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