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云
(行唐縣農廣校 河北 行唐 050600)
銀杏,又名白果、白果樹、公孫樹等,是綠化美化城市、庭院的景觀樹種之一。銀杏屬深根性植物,生長年限長,帶土移栽,四季均可。小苗更適合春季栽植。一般秋冬時節銀杏移栽效果最佳。秋冬移栽,樹葉已落,樹體停止生長,不再消耗大量養分,根的養分供應也相對減少;另外起苗時對根造成的傷害,經過一冬的恢復也可以得到有效愈合,利于來年正常吸收和儲存營養,為芽的萌發做準備。
選擇樹干挺拔、樹形優美、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樹苗進行移栽。健壯苗一般根系發達,木質部發白、根皮略呈紅色。根系黑色或已經變黑的,則表明樹苗已經死亡。如果作為行道樹栽植,建議選擇實生苗或雄株為佳。
銀杏無需特殊性修剪,移栽前可實行定干修剪。將過密枝、病蟲枝、傷殘枝及枯枝剪除。在其生長過程中,因其生長緩慢,一般情況不再進行修剪。
一般穴深50 cm。穴底挖松土15 cm。將腐熟有機肥和熟土充分混合,施入穴中,厚10 cm左右。將銀杏樹苗置于穴中,填土,栽穩,踏實;輕提苗,使根舒展;之后,澆定根水。注意栽植時適當淺栽,太深不利于發根;通常以原苗木的根際線與地面相平或高出1~2 cm為佳。最后用周圍干土將穴面填平,稍高出穴口:一是保墑;二是固定防風;三是免遭雨澇。
一般在土壤化凍后,樹苗發芽前澆第一次水;如遇干旱天氣,至5月可再澆第二次水,以促進樹苗后期生長;之后,看天氣情況澆水。銀杏耐旱怕澇。水分過多易造成根系腐爛。因此,在管理過程中需注意雨季排澇。銀杏施肥可以在春秋兩季進行:沿樹冠外圍,采用環狀施肥法或打洞法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施后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