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東安


[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IT技術的興起,加速了會計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財務共享”這一管理模式應運而生。當前,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成為各企業集團總部、分子公司,加強財務管控、發揮價值引領,實現精益管理的“熱門課題”。本文以河池供電局為典型案例,在分析地市供電局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重要性基礎上,探討了財務共享中心基本運營流程,分析了河池供電局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實踐,并分析了河池供電局財務共享中心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供電企業 ;財務共享中心;財務轉型
1引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IT技術的興起,加速了會計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財務共享”這一管理模式應運而生。分公司、子公司數量多、分布廣的大型企業、企業集團實施財務共享管理,將企業內部各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分離,把日常核算、資金支付等同質化程度較高,重復性較多的財務基礎工作從財務部分離,納入到財務共享中心,實現會計核算專業化管理,節約了財務人力資源,減少營運成本。此外,通過集約共享,能夠推動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有助于提高風險管控能力,并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式錯綜復雜,經濟下行、收入增速放緩、邊際效益遞減、成本持續增加等因素疊加,企業面臨管理轉型升級,開展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是企業提升管理,降本增效,引領轉型升級邁向成功的途徑。
2財務共享中心基本運營流程
財務共享中心統一核算制度和政策、制定財務處理的標準流程和方法、出具規范會計報表和報告,需要公司總部與各分子公司之間運行在同一個信息系統平臺上,也便于各單位之間數據的交互對接。集中到共享中心的財務人員需要登錄財務信息系統平臺完成日常業務處理,該系統集成了報賬平臺、影像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資產管理、工程管理、物資管理、應收應付、資金支付等多個功能,使共享中心能完成統一核算,集中支付,既保證時效性又要滿足內部控制的需要。各業務部門的經辦人從經濟業務活動中取到真實合法的票據后,按照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制定的報賬流程、單據填寫和審批規范,登錄網絡報賬平臺,上傳報賬發票、合同、經濟業務支撐材料等影像資料,填寫好對應的單據,單據提交后將按規定流程由具有審批權限人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后進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任務池,再由各核算小組進行財務入賬處理。報賬過程中系統自動進行預算控制,報賬完成時自動生成憑證草稿,落實了企業集團的預算監控,提高了會計的核算效率。財務共享中心基本運營流程如圖1所示。
3河池供電局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實踐
3.1河池供電局簡介
河池供電局是廣西電網的傳統老局,始建于1971年,主要負責河池市11個縣(市、區)的電網運行和供電服務,直接管理金城江、宜州、環江、大化、羅城、東蘭等6家縣級供電企業,躉售都安、巴馬、鳳山等5個縣;目前共有220千伏變電站8座,110千伏變電站34座,35千伏變電站75座,市區所有110千伏變電站實現了雙電源供電。營業面積1.86萬平方公里,供電總人口244萬人,用電客戶62萬戶。
為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和經營管控能力,河池供電局在省級公司統一領導下,于2015年3月開始了著手試點建設財務共享中心,自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河池供電局完成轄區內6家縣級供電企業的財務集中核算,實現了財務“一本賬”。在這期間,建立中心、組聘人員、升級系統、優化流程等工作有序進行,歷時兩年左右。從財務共享中心正式運轉到完成6家縣級供電企業的集約化財務管理業務,歷時兩年半左右。
3.2財務職能配置和組織結構調整
財務共享中心集中向企業集團內部各單位提供會計核算、資金支付、出具財務報告等服務, 建立共享中心后,部分財務人員可以從繁復、冗雜的會計核算工作中釋放出來,將更多精力參與到前端業務管理過程中,幫助管理層統籌分析全局資源,提出適應所在單位實際特點,從源頭上保障各單位業績目標的科學制訂。因此,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首先要重新設計和調整現有的財務部門組織結構,明確財務部與財務共享中心之間的職責界面。
河池供電局按照專業化分工,成立網區財務共享中心掛靠財務部,負責局本部及上移的6家縣級供電企業會計處理業務、財務監督服務、信息共享服務。
財務部的工作職責以財務管理為主,負責產權、稅務、內控、資產、預算、績效、財務分析、會計核算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財務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由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執行;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工作成果進行考核等。
財務共享中心作為財務部的掛靠機構,一方面充分發揮財務的服務職能,向所有下屬單位提供統一專業的會計核算服務、及時準確的員工報銷、結算和資金收付服務、及時透明的財務信息、報表出具服務等;另一方面作為財務制度的執行主體,將企業各項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到日常核算、結算等業務操作中,從會計核算角度對業務的合理、合規、合法性進行監控與稽核。河池供電局財務共享中心的組織架構如圖 2 所示。
3.3人員選聘及組織保障
河池供電局財務共享中心成立,面臨網區6家縣級供電企業業務的上移,工作量大幅度增加,需要人力資源部門同步著手研究共享中心人員組聘問題,打通地市局與縣級供電企業之間的財務人員流動通道。財務部一方面牽頭組織制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崗位設置及人員配備方案,完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組織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協調人力資源部門通過公開競聘等方式落實人員配備,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為財務共享中心的正常、穩定運轉提供人員保障。
3.4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信息系統支撐
財務共享中心的運營需要依托一個有效的信息系統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跨行政區域的眾多分子企業可以集中集成到一個獨立的管理環境中。2015年5月,河池供電局就在省級公司的統一部署下,正式啟動財務系統的升級改造,在局本部及所屬6家縣級供電企業推廣實施遠光財務管理系統V1.0。為確保財務系統的平滑過渡,嚴格執行新舊兩套系統雙軌運行不少于6個月的要求,期間財務人員按任務分工,每月加班加點核對賬務數據,對新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進行了驗證。2016年1月遠光財務管理系統V1.0正式上線單軌運行,實現了市縣兩級供電企業財務系統的統一,財務系統基本滿足共享服務所需要的全網區一本賬、遠程登錄、在線審批、掃描的附件上傳等功能需求。
在新舊系統上線雙軌運行期間,河池供電局財務部成立了“系統功能優化完善專家小組”,由局本部和縣級供電企業財務骨干負責提出完善系統功能的需求,經專家小組進行分析、評估,最終提交給系統開發商進行設計優化。同時以南方電網“6+1”系統建設為契機,積極與信息部門、業務部門聯動,組織各系統開發人員通力合作,建立財務與電力購售系統、項目投資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等業務系統集成接口,完成系統間的橫向協同,初步實現業財合一。
3.5制度一體化及業務流程優化
集團企業如果財務制度和標準不統一,就會給集中核算帶來困難。例如,下屬各單位的報銷審批流程和審核權限不一致。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后,同一類型的業務需要建立不同的標準流程,這將使系統流程設置復雜化。因此,在集團內部統一財務制度標準十分重要。
河池供電局結合本網區實際,統一6家縣級供電企業日常資金支付事項的審批權限,將業務流程分為縣級供電企業、河池供電局本部兩種模式進行規范。
縣級供電企業財務審核崗、財務負責人崗均在財務共享中心履行,經辦人在填制報銷單據后經本單位部門主任、歸口部門負責人電子審批后,由本單位綜合報賬員定期將紙質單據送至共享中心進行審核,共享中心審核紙質單據后進行系統傳遞至縣級供電企業相應領導崗位進行電子審批。待所有審批流程完成后,單據回到共享中心進行制證、稽核、付款。
局本部報銷業務除財務審核崗、財務負責人崗均在財務共享中心履行外,其他審批流程均與縣級供電企業基本一致。
4河池供電局財務共享中心的實施效果
河池供電局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實現網區6家縣級供電企業和局本部共7個單位會計核算大集中。實施財務共享達到了預期效果:統一了網區的會計核算標準與流程;提高了核算專業化程度;重新整合市縣兩級會計人員,盤活了財務人力資源,從事日常會計核算的人員減少51.6%,共享前全網區財務人員共39人(從事管理8人,從事核算31人),共享后財務人員共27人(從事管理12人,從事核算15人),減少30.77%。財務部在剝離核算職能后,集中精力專注于全面預算、內部控制、績效規劃、財務分析、信息化建設等管理工作,提升了財務管控力度,初步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
參考文獻:
[1]周建偉.得力公司“輕資產”模式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J].會計之友,2016(20)
[2]朱葉紅.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以興業銀行建立總行財務核算中心為例[J].福建金融,2017(11):58-61.
[3]卜凡.未來財務轉型之路——電力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7(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