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熹 李溪 鄧德祥
摘 要:事物具有雙面性,網絡自制節目作為新生事物贏得大眾喜愛,做出了好的成績,但也存在潛在風險,對大學生產生了積極和消極的影響。政府要緊抓網絡自制節目這塊意識形態陣地,網絡自制節目責任主體要擔當起社會責任,兩者齊抓共制優秀網絡自制節目,服務大眾娛樂生活,傳播主流意識形態,協同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建設。
關鍵詞:網絡自制節目;娛樂生活;傳播正能量;思想政治建設
近年來,我國網絡媒體受泛娛樂思潮的影響,紛紛開始出品自制節目,以占領娛樂市場一席之地。至此,網絡媒體自制節目在社會娛樂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呈現出對娛樂引領與把控的狀態。
大學生在校觀看電視節目的概率較小,網絡視頻對大學生的普及率高達90%,大學生已經成為網絡視頻的受眾主體,更是各類自制視頻節目的主要參與者。“截至2019年2月28日,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6.12億。”[1]網絡自制節目屬于網絡視頻輸出內容,其內容對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網絡自制節目傳播的內容、價值理念備受社會關注。
1 積極影響
網絡自制節目作為新生事物,發展勢不可擋,其娛樂性給快節奏、大壓力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釋放壓力、緩解心情的出口。多樣內容和形式的網絡自制節目,能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更能給青年學生提供更多、更個性化的選擇。同時網絡自制節目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可以在線觀看,其方便性深受學子們的青睞,網絡自制節成為豐富大學生人群精神生活的重要載體。
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主要接受家庭和學校的文化知識教育,社會觀念、社會經驗、思想意識等涉獵相對較少,其進入大學后自主性增強、思想趨成熟、探索與求知欲增強,渴望以自己的視角認識世界,網絡自制節目正好為大學生開啟了認識世界的新通道,在豐富大學生娛樂生活的同時,填補了其在社會觀念、社會經驗、思想意識的低洼,大學生以習得的文化知識與在網絡自制節目中獲得的觀念、經驗、意識共同作用認識世界。
大學生通過網絡自制節目接收多元的文化思潮,拓寬了眼界,滿足了好奇心,同時不斷豐富他們對這個社會的新鮮認知,樹立正確的觀念。例如戀愛是中國孩子教育中教育者避之不及的詞語和事情,如何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這一重要教育問題卻從未被正視過,而網絡自制節目就做了一個優秀范例,既滿足了大學生的困惑,又能很好地傳達正確的觀念。如湖南衛視推出的《我家那閨女》《女兒們的戀愛》《心動的信號》等自制節目,就很好地探討了家長和老師不愿談論的敏感話題,為年輕人展現出什么是正確的戀愛觀,也更能讓老一輩的人了解年輕人的想法;有些網絡自制節目將現在經常談起的催婚等話題提上臺面,直觀地展現了現代年輕人和傳統家長思想理念的碰撞,無論是怎樣的選擇,節目中所展現的人生生活方式不止一種,它讓大學生知道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條,只要找到合適的、自己舒適的道路,就是最好的生活理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創新意識為基礎。創新意識的啟蒙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創新性強的網絡自制節目有助于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啟蒙教育或創新能力培育,為大學生創新打開另外一個窗口。如愛奇藝出品的《奇葩說》,打破了嚴肅、嚴謹、邏輯縝密的傳統辯論形式,顛覆了職業、年齡、階層的限定,圍繞熱點問題或社會現象開展辯論比賽,趣味與邏輯并存、批判與思考共舞,打破了傳統思維,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熱議。大學生在節目參與過程中傾聽各個階層優秀辯手的辯論,為自己樹立起標桿,接受知識邊界一次又一次的沖擊,以此來促進自我審視、自我提升。
網絡自制節目的出現給予了大學生足夠的話語權,并在行使話語權中學習、在自省中進步。許多網絡自制節目內容是大學生關注的話題、現象、事件或事物,大學生們在參與過程中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評價、判斷等,用足夠的話語權進行觀點交流、思想碰撞,在交流碰撞中進步。為了加強與觀眾的溝通,自制節目中都會開放彈幕,一方面增加觀眾和節目的互動,另一方面增加觀眾和觀眾的溝通,在新網絡環境中賦予大學生更多的話語權。
經過市場的洗禮,我們可以看出優質的自制節目通常都是體現出正能量并且能帶來反思的節目,例如《哎呀 好身材》《向往的生活》《做家務的男人》《幸福三重奏》等,這些節目不僅傳達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和引領新風尚,也是通過展現各種不同的人生,引導大學生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動力和希望。其直觀可見的影響是學校周邊健身房的生意火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越來越明白自律給人帶來的巨大變化,愿意向優秀的榜樣看齊,學習健康的生活理念等。這些改變與網絡自制節目的引導是息息相關的。
我國步入了新時代之后,黨和政府緊抓網絡媒體陣地,許多網絡媒體平臺成為了大學生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文明的傳播地,其中網絡自制節目以喜聞樂見的題材、多樣的視角、娛樂精神傳播新思想、新擔當。優秀網絡自制節目正發揮著重要的隱性或顯現的思政價值。優秀網絡自制節目的思政價值與大學思政課程形成互補,促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的提升。芒果TV率先示范,于2019年與湖南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長江黃河如此奔騰——解讀共和國70年》紀錄片,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該片講述了新中國從成立到滾滾向前的輝煌歷程,展現了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發展史實,以及到后來迎來了怎樣的偉大變革和新中國前進的方向。節目通過邀請年輕的嘉賓向年輕人傳播節目的思想理念,綜合了舞臺講述、情景再現等多種藝術效果來豐富節目效果。新潮的節目效果,使節目獲得了兩千多萬的播放收視量,不少大學生被真實的歷史題材打動,產生共鳴,鞏固了愛國之心。
2 消極影響
泛娛樂促進了網絡自制節目的發展,稚嫩的網絡自制節目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受到不良意識和不法分子的浸染。
一些網絡自制節目片面強調娛樂性、消遣性,以吸引眼球創造所謂的“流量經濟”,制造一些沒有營養的垃圾精神食品;一些網絡自制節目以“網紅”、明星秀、顛倒是非、扭曲的價值觀為焦點,以引起關注達到牟利的目的,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2018年優酷引進日本東京的《東京女子圖鑒》翻拍成《北京女子圖鑒》,節目中呈現出眾多與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相悖的現象,包括追求奢靡生活、人生理想與金錢掛鉤、現代獨立女性的標榜是依靠男性扶持達到成功等內容,誤導大學生和青少年價值觀。
一些網絡自制節目打著泛娛樂的幌子,以低級趣味的惡搞、張揚扭曲的個性、傳播非主流意識形態,對大學生和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了不良影響,一些大學生群體逐漸出現了追求奢侈品、物質大于一切的思想觀念,吃苦耐勞的精神逐漸被淡化,不關心政治、國家發展和前途,熱衷于追星、觀看網絡節目、追求奢侈品、整容等,對善惡、美丑、是非的分辨產生模糊傾向等。例如被停播的《火星情報局》,節目內容極為新穎,基于顛覆地球傳統開會方式來一場有趣的提案,但是在節目中,嘉賓多次傳達低級趣味的一些內容,雖然引出了無數笑點,但最后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所以被停播。《火星情報局》自由隨意的節目氛圍、提案中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引導贏得了當前大學生的喜愛,但節目中含有大量的八卦、cp(“粉絲”根據自己的喜好配對形成的情侶)、葷段子等內容,在熱點問題上下了不當的定義等,帶動了不良的引導方向。當大學生隨意將“壁咚、走光”等網絡詞匯當作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內容時,說明網絡平臺傳送出的信息已經被大學生認可、接受甚至習以為常,這種負面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很難被察覺。
2017年由愛奇藝打造的一檔音樂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正式開播,愛奇藝平臺通過挖掘小眾音樂來打造一款獨一無二的音樂綜藝,并以豐厚的獎金來鼓勵人們參賽,此綜藝風靡了整個暑假,一夜“成名”成為了許多大學生的幻想,在大學校園里隨處可見模仿嘻哈曲調、穿衣打扮的學生,一些大學生把當明星作為人生方向的選擇。接受多方文化的熏陶無可厚非,但對價值觀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來說,很容易受到節目中不良要素的影響,模糊國家主流價值觀。
騰訊向韓國購買了《produce101》版權,拍攝制作了《創造101》網絡自制節目,節目一開播,孟美岐、吳宣儀、楊超越一夜捧紅,鑒于觀眾認為楊超越進女團純屬運氣,從而被網絡炒作為“國民錦鯉”,一些大學生在遇到重大考試或重要抉擇時,就在網絡平臺上發布“楊超越保佑”等祈求語。這表明節目的負面影響顯現出來,一些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消極怠慢,依賴“錦鯉求福”,或者把偶然的成就歸功于“楊超越保佑”,自身不追求進步。
3 狠抓網絡自制節目這塊意識形態陣地,扭轉網絡自制節目的消極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就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主流意識形態在與國際多元文化和多元意識形態的交流碰撞中會受到不良意識形態的侵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當前我國思想輿論領域大致有紅色、黑色、灰色“三個地帶”。要守住紅色地帶的主陣地、亮劍黑色地帶的負面東西并壓縮其空間、爭取灰色地帶并將其轉化為紅色地帶,網絡媒體及其網絡自制節目成為我國重抓的主流意識形態主陣地之一。
國家廣播電視從2015年起,整頓、限制低俗和自制娛樂節目的播出。2018年7月1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做好暑期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特別對偶像養成和選秀類節目提出導向正確、內容健康向上的要求,堅決遏止節目過度娛樂化和宣揚拜金享樂、急功近利等錯誤傾向”。[2]
經過黨中央引導和國家部委政策法令的介入,網絡媒體及其自制節目這塊意識形態陣地牢牢在握,其負面影響正在消除,網絡自制節目正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娛樂需求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傳播主流意識形態、崇尚新風尚、傳遞正能量;一些網絡自制節目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主要渠道之一,引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提升。
4 結語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新生事物需要培育其往正面方向成長。網絡自制節目作為新生事物,贏得了大眾喜愛,做出了好的成績,但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負面的東西,我們需要看到其潛在風險。
我國大學生意識形態的建設對社會、國家來講是極為重要的,如果網絡自制節目沒有承擔起意識形態的職責和社會責任,打政策的擦邊球,試探法律的底線,這不僅不利于網絡媒體自制節目行業的發展,更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形成帶來了障礙,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難度,這是值得重視的。
在網絡自制節目中存在高品質、高標準的節目,但高品質節目不多,仍需不斷創新發展,立足節目內容本身,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制作出高質量、觀眾喜聞樂見的節目。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9,28(02):13.
[2]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做好暑期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Z]. 2018-07-11.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重慶郵電大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互聯網+時代網絡媒體自制節目創新與發展研究”中期成果,項目編號:2015KZD06;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教師特色示范課堂“設計哲學與科學社會主義”中期成果,項目編號:TS1804
作者簡介:周熹(1983—),女,重慶郵電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李溪(1995—),女,重慶郵電大學藝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絡藝術設計。
鄧德祥(1970—),男,重慶郵電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