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藝玲
摘 要: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非常注重對學生素質教育和思想品質的教育,而素質教育主要包含文化素養、個性的心理素質、民族的文化涵養等內容。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小學語文的教學在小學教學的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小學的語文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因此,教師要找對方法,將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提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了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觀念;語文素養
近年來,小學語文教學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并不是很到位。很多的老師都把成績作為衡量好壞學生的標準,因此也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提高學生成績的方面,從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內在素養,最終的結果就是語文教學的效果不是很好。學生自身的聽、說、讀、寫、用等幾個方面的能力都體現著學生的整體素養,這是提高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現在,我們應當重新定位語文教學的內容,將課堂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內在素質上面,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對小學學生進行語文素養培養的需要
近些年來,由于素質教育趨勢的影響,學生的內在品質主要由語文素養構成,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培養中提高了一個層次,經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綜合看來,各小學中對于學生的語文素質培養情況并不是很好。
小學學習階段中,語文是一門非常基礎的學科,如果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那將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文字理解能力與轉化的能力,進而這些知識也能為其他的學科提供一定的支持。所以,在小學高年級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增強學生提高整體學習實效的重要方法。與此同時,小學生的年齡還比較小,身心都處于發展階段,他們的認知還不夠完全,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并沒有形成體系。如果在這個成長時期,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將其自身的潛力都激發出來,最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現代正是處于信息發展的大時代,因此社會上也需要綜合素質比較高的人才,充分地發揮他的能力,推進我國的素質教育。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這對小學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培養的方法
由于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所以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綜合上面所說的,我們提出了以下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方法,以供參考。
1.改變老師的思想觀念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一個主導的作用,他是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過程中的參與者、實施者與推動人,所以,老師自身的綜合素養關乎整個培養語文素養的工作效果。在現代,增強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要動力,這中間的專業化師資不能夠僅僅是知識方面的專業化,還要具備業務素質以及能力專業化。因此,小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地開展關于教師的培訓活動,促進教育界的研討活動,將素質教育精神文化和理念的原則進行及時傳達與更新,提升老師的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彼此之間分享教學的經驗,并將其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與此同時,小學當中還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化文件,明確老師的職責要求,將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凸顯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除此之外,老師還要積極地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提高家庭輔導的能力,改變家長對教育發展的認知,讓家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
2.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優化
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是一個系統實施工程。它要將知識、情感、思想等內容在簡短的課堂時間當中全部傳輸給學生,這也給小學語文老師一定的教學壓力。因為需要老師將課堂的內容進行優化,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且根據學生的培養目標,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的方法進行及時的調整,希望能夠得到最好的效果。比如說,當講到《圓明園的毀滅》這一文章時,老師可以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在借用多媒體把真實的場景給學生演示出來,把學生的思維引入歷史當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并讓學生將內心的感情講述出來,然后老師在對學生講述的內容進行指導與評價。這樣,我們就把教學的內容和現實的情感結合到了一起,既能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還能增強情感色彩,讓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認知觀念。生動、活躍的課堂環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語文素養的重要方法。
3.在課堂中導入游戲的情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事實也證明了這個說法,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來講,游戲的場地是興趣的來源地。所以,我們要注重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加入游戲的環節,讓興趣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整體來講,就需要老師跟學生之間多進行對話交流和情感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尊重個性之間的差異,并依據學生的喜好進行游戲。以此作為基礎,將教學內容與教學任務相結合,創建游戲場景,將知識和游戲相互融合,進而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到知識。比如說,在講《孔融讓梨》這門課程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進行情景再現,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演繹,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認知。在這個互動的環節中,要保證課堂的紀律和秩序,提高教學的實效性。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講一些熱度比較高的動畫故事,補充課本當中沒有的知識,引導學生把娛樂和學習更好地結合起來,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想法。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十分重要。在未來的發展中,語文素養的重要性也將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漸漸地凸顯出來。所以,我們希望各位同仁能夠認真研究相關內容,把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進行總結,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化培養語文素養的教學內容,并且提出更加有用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羅英.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1).
[2]鄒帥林.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優化課堂模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1).
[3]徐偉.小學語文教育中語文素質培養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8(1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