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翔
2018年10月26日,順豐發布公告,收購DHL在華業務,這個一直以DHL作為自己對標的企業,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決定拿“老師”開刀。
順豐收購DHL的業務的確是個大手筆,可以和當年聯想收購I B Mp c業務來一起談談。但實際上順豐在并購之路上,并非是一個初出茅廬者,尤其是在今年,并購動作迅速而果斷。可以看到,被稱為“快遞一哥”的順豐,有一個更宏偉的企業戰略版圖正在展開。

順豐收購DHL業務也許是今年最轟動快遞圈的并購行動,但轟動顯然只是順豐并購行動的副產品。“對于順豐擁有王衛這樣的佛系老板,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一直是順豐的企業文化,王衛不太在意外界,他只是在按照他的節奏一直在運作整個公司。”順豐前員工李偉這樣向《中國儲運》記者說。
王衛在2018年的對外并購節奏里還包括了收購新邦物流71%的股份,和美國夏輝成立新夏輝公司,和中鐵總公司成立中鐵順豐國際快運有限公司。
2018年3月初,順豐收購新邦71%股份,成立新公司“順心”。新邦原有資產和業務將轉移到新公司,而順豐則通過此次收購的方式,快速布局零擔市場。
實際上,這次收購行動早在2013年就出現了苗頭。2013年順豐推出重貨業務之初,就有人預判,順豐要做中國的聯邦快遞,快運是必走之路。順豐的競爭對手是占市場份額相對較大的老牌快運企業,如果順豐要沖擊德邦、安能、百世的三強地位,未來一定會另起新網運行,否則多少會損傷順豐對商業件客戶的強品牌強粘性。時隔5年,時機終于到來。
“一個成熟網絡型物流企業的形成平均需要12~15年時間,對于順豐來說,不能什么都要‘小火慢燉’,收購是快速擴張的好方法。”李偉說。

2018年8月10日,順豐與來自美國的供應鏈巨頭,也是麥當勞的全球物流供應商之一的夏暉公司在深圳聯合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新夏暉。新夏暉由順豐控股,將經營夏暉在中國已有的部分業務——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供應鏈及物流業務(包括國內貨運管理)。合資公司將充分發揮雙方在冷鏈物流領域的優勢,結合中國市場的多元化需求不斷開拓創新,全力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并為中國冷鏈物流的發展提速持續賦能。
實際上,早在2014年,順豐就成立了冷運事業部。據順豐控股2017年年報,2017年順豐的冷運網絡覆蓋104個城市及周邊區域,其中有51座食品冷庫、108條食品運輸干線,3座醫藥貫通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核心城市。但這并不足以在競爭對手眾多的當下中國市場,使順豐能夠掌握有足夠分量的話語權,而成立新夏輝,則是一個不錯的點子。
順豐冷運董事長William E.O’Brien曾在2018年4月發表的《新零售,新冷鏈》主題演講中指出,傳統的第三方冷鏈企業已死,因為它已經滿足不了新零售和新的消費者需求。面對新零售、新需求,冷鏈行業發展需要有平臺,需要有數據,來構建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順豐和夏暉的合作,是為了拿到夏暉的冷鏈解決方案,利用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第五方物流,給客戶做出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順豐和夏暉的合作之后,從原材料的供應商、生產商、物流商、零售和終端消費者,新夏暉都實現了連接。
和中鐵總公司成立的新公司也不難看出,此舉將為順豐在高鐵運輸、國際鐵運方面的業務拓展開展新的空間。可以說在2018年,順豐已經成為了集國內快遞、國際快遞、增值服務、冷鏈運輸、倉儲服務方面為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集團。
(因被采訪者要求,文章使用化名)
李偉:2018年順豐的幾次大的并購行動的確讓人眼睛一亮,尤其是年末的收購DHL在華業務,堪稱大手筆,收購對標企業是有風險的,從中可以看得出順豐老總王衛的魄力。我在順豐和王衛有很多次的直接接觸,深知王衛的謹慎,能夠在2018年這個時間節點收購曾經的對標企業,說明王衛對順豐目前的公司經營狀況是很自信的,能夠在一定程度駕馭的了DHL。
收購新邦以及和美國夏輝成立新夏輝公司,是順豐在完善和提高自己在快運和冷鏈業務上的水平作出的努力。這兩家收購企業以前的市場表現很不錯,算是優良資產。順豐算是賺到了,就看后期的磨合了。
和中鐵總公司成立公司我認為順豐除了業務的需要,也有政治上的考量,包括軍民融合等,這符合國家的戰略方向,說明王衛在政治上的成熟。
李偉:順豐的并購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看順豐的市場戰略方向在哪里。像冷鏈、快運、航空快遞都是順豐的市場戰略,因為順豐的并購也在這幾個方向上。如果再剖析一下,我認為有2個點很關鍵。
第一是網絡。物流最容易被感知到的就是網絡體系。一個物流公司好不好,關鍵看網絡體系如何。截止2017年底,新邦加盟網點近1700家,在國內零擔競爭力中排在前20名,市場認可度高。夏輝、DHL這樣在國際都具有很強國際競爭力的公司更不必說。
第二就是人才。夏輝、DHL、新邦都有很多的優秀人才,優秀的人才會帶來技術的發展和團隊管理的提升,順豐在發展,自然要廣招天下人才為自己所用,所以被收購的企業對團隊都成編制的留下而并沒有打散。
李偉:我剛才說了,肯定還會和順豐的市場戰略配合著進行。至于具體到什么公司會被收購,我做這樣的預測沒有太大的意義,又不是要買股票(笑)。但我想說,2018年順豐做得很成功,這是順豐一個里程碑的年份,相信明年順豐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