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



摘 要: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改革創新政務服務模式、暢通政務服務方式渠道,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政府服務創新,建設智能化、智慧化政府;通過市級“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突破部門界限、拆除政務藩籬、打通信息孤島、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
關鍵詞:創新服務模式;一體化平臺;智慧化政府;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對接
中圖分類號:TP39;TN92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1302(2019)12-00-03
0 引 言
2014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明確提出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改革政務服務模式。在2016年9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提出“三個凡是”,其中一項是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重復提供。“放管服”改革明確提出推動政府內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從理念上破舊立新,適應經濟社會新常態、科學技術新進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打造現代政府,推動政府服務創新,建設智能化、智慧化政府。“互聯網+政務服務”通過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智慧政務與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1-2]。
1 “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的優勢
“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分為國家、省級、市級三個層面。利用省級一體化平臺統建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和政務服務事項庫,完成市級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征收、行政給付、其他行政權力、公共服務事項等政務服務事項的梳理,實現市級政務服務辦事指南標準化,并通過省級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對外統一呈現。構建實體政務大廳、網上辦事大廳、移動APP、自助終端等多種渠道形式相結合的政務服務體系,推進實體政務大廳“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線上線下融合”政務服務模式改革,初步實現政務服務的“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3-5]。
政務服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打通與省級、市級、區(縣)各系統的業務流、數據流,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向基層延伸,逐步形成覆蓋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縱橫聯動、無縫銜接、標準統一、體驗一致的政務服務體系,并與省級平臺對接[6]。
2 “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的架構
基于“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在現有網上政務服務和電子監察系統的基礎上,將現有網上政務服務系統上全程辦理的事項遷移至本平臺,推進政務服務事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實現“只跑一次”;推動綜合窗口試點,逐步推進一窗受理[7-10]。
2.1 系統架構
省級政務服務和電子監察系統由兩體系、兩平臺、五大庫構成,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
2.2 技術體系
系統技術體系組成如圖2所示。
3 應用案例
3.1 基礎網絡現狀
3.1.1 政務外網現狀
某市電子政務外網于2013年建成,采用電信、移動主備雙線路各100 M接入。已連通包括市、縣部門和鄉鎮(街道)530多家單位,橫向實現了90家市直機關單位的接入,縱向實現了與5個縣市區的連通,縣市區部門和鄉鎮、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接通率均為100%,暫未實現村、社區的連通。電子政務外網網絡拓撲圖如圖3所示。
3.1.2 行業專網現狀
目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市級單位擁有行業專網,各行業專網絕大部分都是從上級到市縣的垂直連接和管理,且與互聯網進行物理隔離;專網承載的應用系統多以集中部署為主,許多政務服務事項分布在專網系統中。
3.2 門戶網站現狀
市政府門戶網站群技術平臺于2015年初基本建成。依托該技術,平臺整合現有市直各部門政務網絡資源,建設完成了以市政府門戶網站為主站,47家局、辦、委網站為子站的政府門戶網站群。門戶網站網絡現網拓撲圖如圖4所示。
3.3 政務信息資源現狀
目前某市尚未建成統一的基礎數據庫,政務服務過程中只能通過一對一的方式獲取其他數據,共享難度大,且機制復雜;存在大量政務信息孤島,未打破數據壁壘,未實現政務資源整合等問題;尚未建成統一的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和政務服務總線,無法為政務應用提供數據共享交換服務。
3.4 問題分析
目前存在如下問題:
(1)面向用戶集中體現在多次跑腿、辦理渠道單一、材料重復提交等方面;
(2)面向內部集中體現為資源配置不合理、業務協同度不高、觀念體制落后、信息資源共享難度較大等方面;
(3)系統服務事項不足,無法滿足公眾需求;
(4)數據共享缺乏標準體系、數據碎片化現象嚴重。
3.5 應用解決
某市統籌整合市本級、各縣區各部門政務現狀,制定整體解決方案。加強與省級平臺的銜接,明確職責分工。各區縣不另外自建平臺,直接利用上級平臺進行業務受理,保證全市在統一的平臺體系下,真正實現政務服務高效、便捷、校準統一,大幅提升企業、老百姓感知度和政務服務能力。
綜合應用特點和技術發展趨勢,“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技術框架如圖5所示。
4 結 語
充分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手段,建設一體化平臺,突破部門界限、拆除政務藩籬、打通信息孤島、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不斷簡化優化企業和群眾辦事流程,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只跑一次”的目標。提高服務水平和提升服務體驗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可通過降低政府支出和民眾辦事成本大幅提高經濟效益。
參 考 文 獻
[1]鄔賀銓:現階段我國大數據共享面臨的問題[J].財經界,2017(8).
[2]賈環宇.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8.
[3]劉文富.智慧政務:智慧城市建設的政府治理新范式[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17(1):62-68.
[4]楊天成.大數據時代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2):162.
[5]顏碧瑩.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中大數據運用問題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
[6]董立人.智慧治理:“互聯網+”時代政府治理創新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6(12):33-37.
[7]烏云高娃.新形勢下加快智慧政務平臺建設探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6-7.
[8]陳昊.我國智慧政務建設路徑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8.
[9]彭志剛.智慧政務運作的核心理念探析[J].現代商業,2017(36).
[10]劉凱.電子政務外網平臺安全建設淺析[J].物聯網技術,2016,6(1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