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
摘要:小學語文屬于基礎教育的內(nèi)容,語文教學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好語文學習基礎,提高語言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小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和載體是課堂教學,因此,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語文學習對小學生的語言和理解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并不盡人意,很多教師還是采取傳統(tǒng)的灌輸模式,忽視了學生主動性和主體性,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表現(xiàn)與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對策。為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展開進一步的思考和建議。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表現(xiàn)與原因
(一)教師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學生的理解程度
按照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學生是課堂和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教師應該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和組織教學內(nèi)容,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方法和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主體性而服務的。但是,目前的小學課堂上,仍然有很多語文教師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師主體的教學模式上,穿新鞋走老路,課堂仍然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站在講臺上一味的灌輸,目的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絲毫不顧及學生的反應和狀態(tài)。造成的結果就是教師只是完成了計劃的教學任務,而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教學效果較差。
(二)教學方法太過死板,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模式上,即使有問題情境,也都是教師設計好問題,學生機械式回答,基本都是固定的答案,強調(diào)學生對問題的死記硬背。長此以往,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會大大降低,教師不注重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沒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只是刻板的灌輸和給予,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三)以知識學習為主,忽視對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語文課堂至今還是以學習知識為重點,教師只重視知識內(nèi)容的教學,學生也只能被動的束縛在拼音、文字、課文的識記中。忽視了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不具備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在閱讀中進行自行歸納整理,甚至有的學生連字典都不會用,又何談培養(yǎng)語文的基本素質(zhì)和綜合能力,更不用說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了。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針對小學生,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較弱,注意力保持時間也較短。所以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必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只有學生感興趣,愿意參與了,學習效果才能得到提升。比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競爭的活動方式,比一比誰記得快,寫得好,來提高學生的競爭和參與意識,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根據(jù)課文的故事性,組織角色扮演或者游戲的方式來呈現(xiàn)課文和知識,通過角色扮演,學生更好的體會主人公的情緒和表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活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學習和掌握知識。
(二)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發(fā)揮學生主動性
按照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教師教學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首先得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視,才能實現(xiàn)課堂中師生的良性互動,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授課中,不能讓教師的講解占據(jù)了絕大部分甚至是100%的課堂,應該盡量多給學生發(fā)言和表達的機會,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無論學生的知識水平高低,教師都應該平等對待,不能有任何的攻擊和歧視,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獨特性。
(三)合理設計課堂問題,啟發(fā)學生學習思維
問題情景法和啟發(fā)式教學是非常有效的教法方法手段,合理科學的課堂提問能夠引導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但是,在設計課堂問題時要注意合理性和科學性。首先,課堂問題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思考,不能盲目提出問題,這會干擾到學生的學習思路;其次,課堂的提問不能太直接和太簡單,需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才能調(diào)動學生思考的主動性;再次,課堂提問要適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年齡特征,充分顧及到學生的實際理解和接受能力,還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使學生在自身基礎上有所進步,體會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最后,課堂的提問也要控制在合適的數(shù)量范圍內(nèi),不能盲目應用,所提出的每個問題都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要能夠照顧到大部分學生并且涉及到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為宜。
(四)做好課后練習,對知識進行鞏固加強
學習知識,僅依靠課堂的講解和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合理的練習和強化,才能更好的鞏固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課堂學習的時間畢竟有限,教師應該針對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合理的課后練習,進一步訓練學習的重難點,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熟練性。根據(jù)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人類在學習知識之后,很容易發(fā)生遺忘,尤其是剛結束學習的階段,有一大半的知識接著會遺忘掉。因此,課后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再現(xiàn)課堂知識內(nèi)容,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回憶起以往的知識信息,對教師課堂呈現(xiàn)的內(nèi)容進行進一步梳理和自我消化,更好的鞏固課堂學習效果,明顯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小學語文是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內(nèi)容,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重中之重,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和反思,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走出傳統(tǒng)的教學困境,不斷向著創(chuàng)新、多元、輕松、民主的方向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2)
[2]王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對策探索[J].才智,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