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蘭
(攀枝花市米易縣人民醫院 四川米易 617200)
冠心病屬于常見心臟病,發病原因是由于冠狀動脈發生缺氧缺血,引發一系列癥候群。雖然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冠心病治療技術也在不斷提升,有關治療方法在不斷改進,冠心病的臨床病死率在不斷降低,但是冠心病患者由于受病情影響,生活質量會受到極大影響,為恢復生活質量,提升健康水平,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康復護理。冠心病患者康復護理的首要目標是恢復或者改善心臟功能,預防心肌梗死和心臟驟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全面提升患者健康保障。當冠心病患者有臨床癥狀時,即可接受冠心病康復護理,用以提升健康水平。冠心病康復護理不僅包括生理康復護理,根據最新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型,冠心病患者還需要接受心理和社會的康復護理,用于全方位提升健康程度。康復護理人員還需要根據患者潛在的疾病危險因素,采取防治護理措施,從而達到規避或者延緩疾病發展的護理目的。對患者采取防治護理措施時,需要加強度患者的健康教育,以緩解患者心理壓力,通知可讓患者多參與社區活動以豐富業余生活,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冠心病康復護理措施需要圍繞醫療康復訓練展開,康復護理人員需要針對引發冠心病風險因素加以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護理策略,達到有效控制冠心病病情的目的。
2.1 冠心病的康復治療與護理 根據冠心病康復治療時間段分析,康復治療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住院康復、家庭康復以及返院評估階段。在住院康復治療過程中,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嚴密的監護,康復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進行生活自理活動,例如洗臉、進餐、被動和主動肢體運動等。在這個階段中,患者心臟功能還處于恢復階段,因此活動幅度應該盡量小,不宜活動幅度過高刺激患者心臟。眾多研究證明,在住院治療期間對冠心病患者采取康復治療護理,對于患者并發癥預防具有重要意義,患者康復速度加快,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冠心病患者康復治療護理中,患者依從性對于康復治療護理效果影響較大,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爭取與患者之間建立良性的護患關系,對于患者病情好轉具有正面意義。
家庭康復階段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主要針對早期患者出院后的第3至5個月,康復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出院隨訪和健康指導,幫助患者平穩過渡自行康復鍛煉時期。另外一部分則是患者出院后的第6至9月,此時患者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康復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以往生活習慣為患者安排生活日程和運動鍛煉內容。患者可以每天散步一次,每次散步時長控制在半小時左右。患者運動時需要注意心率,靶心率=180-年齡為,按照靶心率的標準進行體育運動。
在返院復評階段,患者需要測量各項康復指標,康復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身體恢情況對運動方案進行修正。患者可以繼續在康復護理中心接受康復指導,以運動治療為主,讓患者接受運動良性刺激,有助于患者心臟功能恢復。例如患者可接受二階梯負荷康復訓練治療法,康復護理人員需要注意密切監控患者運動表現,根據緩和鍛煉效果不斷為患者修正運動方案,同時在此期間,康復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學習檢測自身身體健康狀況的方法,指導患者學習處理不良事件的方法。
2.2 心理治療的康復護理 根據生理-心理-社會的模型理論,冠心病康復護理中不能忽視心理護理,在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心理特點以及行為表現綜合制定心理護理方案。冠心病患者在康復治療護理過程當中,通常會表現出較強動機性,由于患者急于康復,通常會加大訓練量,訓練效果不理想時,通常會產生厭煩情緒。由于冠心病康復訓練需要長期進行,對于患者的毅力要求較高,部分毅力不足的患者難以堅持完成康復訓練。由于年齡、性別差異,慣心病患者的心理狀況也不近相同。根據研究發現可將冠心病患者心理類型分為兩種,即緊繃型和松弛型。緊繃型患者的特點是對自己的康復訓練效果非常緊張,對于康復訓練的依從性較好,但是內心焦慮和恐懼情緒較多,反而不利于康復護理,因此針對這類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加以貼心安慰,幫助患者適當放松情緒,用平和的心緒度過康復護理階段。反觀松弛型患者,這類患者對于疾病抱樂觀心態,經常會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患者通常在康復護理過程中的依從性不高,對于這類患者,需要加強健康指導,幫助患者盡快適應患者身份,指導患者科學的病理。
2.3 飲食康復護理 伴隨著人均生活水平的提升,由于個人飲食偏好,多數患者患病后在飲食管理方面差強人意,造成疾病管理效果不佳。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康復護理時,需要注意飲食管理,冠心病患者的飲食原則以低鹽低脂為主。針對心功能差的患者,每日的重鈉鹽攝入量不能超過2克,咸菜、酸豆角、咸魚等腌制食品由于鈉鹽含量過高,需要控制攝入量,最好不吃這些食品。由于在飲食控制初期,患者往往無法適應清淡的飲食,造成食欲不佳,因此護理人員可從感官方面增加食物的吸引力,例如可為患者搭配顏色豐富的食物,刺激患者食欲,也可以在菜中滴加香油起到增香作用。
2.4 健康教育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對于患者康復治療作用極大,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康復治療依從,另一方面能夠提升患者對與冠心病與康復治療的認知了解程度,均可促使患者疾病管理效果得到改善。針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需要從飲食、運動以及休息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療,可組織患者參與病友交流會,促使患者提升健康知識的同時還能強化社交,對于患者心理健康具有促進作用。護理人員可向患者發放保健手冊,便于患者隨時學習。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需要結合患者特點,征集患者意見,選擇患者喜歡的方式開展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要耐心患者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