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秋艷
(河北容城縣小里中學,河北 容城 071700)
作業是素質教育發展過程重要的改革項目,通過作業改革,教師可以更好地反饋教學信息,更客觀、更科學地評價教學效果。初中物理由于其知識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其作業設計更為重要。教師在設計物理作業時,只有從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出發,設計符合學生的作業,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
物理現象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圓形,一個簡單的現象就能夠解釋物理定義,但由于現實太稀疏平常而被忽略,因此在判斷的時候就會穆棱兩可。例如,在“慣性現象”的講解中,通過坐車時人與車之間會產生的現象做分析。當問到車子拐彎時人是隨車方向還是反方向傾倒時,學生之間出現了異議,他們不肯定是向左還是向右,有些甚至是反復否定自己的答案。對于學生不確定的問題答案,教師可以給出了建議“希望學生在課后有機會可以自己坐車體驗一下,實踐出真知”。結果,有機會的學生就坐車時認真感受,沒有機會的就創造機會坐車,大家都親身感受了一回,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們說出其中的感受,而這次他們的答案是一致的。這次實踐體驗學生學得深、體驗得真,并且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類似的爭議的問題上,筆者主張親身體驗,學生在興趣上學知識,得到的永遠比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深刻,同時還得到了快樂。
為了激發學生更大的積極性、自主性,教師可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尋找有趣的光學現象”,很快學生就找到了很多資料如“紅色亮下的大海”、“海市蜃樓的原因”等。由于有了前面的例子,在后來新章節的學習中,學生還收集各種學科的知識。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生用激情來學習,用廣闊的知識來拓寬視野,用切身的實踐來驗證真理,使得學生以后的天地也更加的寬曠。
物理知識的掌握,需要固定的答題模式以及計算的精、準、快的能力。計算的速度影響答題的速度,因此是必不可少的。傳統教師教授的計算答題都是“一刀切”,不考慮學生多面的性格和智力的差異。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因人授教,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除了布置與相對能力弱的學生同量作業外,還要增加一些可以擴寬視野和開發智力的難題。這樣,全體學生知識的教授面得到完善。
科技的發展是時代進步的必然進程,而教育的科學化更是勢不可擋。傳統的教學是一個教師自己的課堂,而科技的時代需要學生自主學習。走出教室,進入豐富多彩、變化莫測的社會,通過與各類人群、單位之間的交流采訪、調查、拍照,同時借助網上資料,寫出更有實際價值的報告。對于超出學科界限的作業,就需跳出課堂,立足現實,創造出不同常規的設計,也具備了更鮮明意義和立體的價值。同時,新穎的方式也造就了學生另一種非傳統且鮮明的生活模式。
初中物理作業現狀。作業模式普遍“一刀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未根據學生個體的學習意愿,同時未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出現“一刀切”的模式,大部分的物理作業僅局限在課后習題及試卷中,但這些無法滿足學生的全面需求,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沒有更廣的發展空間,而學習能力相對弱的學生又力不從心,久而久之產生厭學心理。更甚至于制約優秀學生思維的更高發展,影響全體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與興趣;普遍存在題海戰術,科任老師教授學生提高成績的法寶就是做題,而當每一個教師都給學生布置一定量作業的時,學生的壓力可想而知。時間緊,數量多,難度大,模式刻板。這樣的海量試題下,只有少數學生做出有速度與質量的作業,而大多數學生無奈之下應付了事,甚至是置之不理,質量也就難以保證,同時也難以達到做題的目的,甚至學生成績沒有提高反而產生逆反心理;缺乏家庭教育,目前,大部分的家長都將培育工作托付于教師,而忽視學生的家庭教育,一些家長長期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小孩的家庭教育,致使家庭教育達不到相關的水平。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在學習上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找不到指導對象,久而久之,情況也越來越糟糕。調查顯示,74%的學生有類似情況,因此,家庭教育改進迫在眉睫。
思想滲透要求學而后思。傳統物理作業一般只注重物理習題的解題結果,而忽略物理思想的滲透。我在注重給學生提供接觸實際的機會的同時,還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也就是使學生學會如何用物理的方法認識事物,如何把實際問題成物理問題。老師有意識地把物理的思想方法在解題過程中體現出來,并使學生在解題中自覺地運用,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傳統作業缺少讓學生反思的余地。有道是“學而不思則惘”。在讀書和學習過程中,做完題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將知識引申、擴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題之后的重要環節。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后,我要求學生從五個層次反思:①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采用的方法;②為什么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反思;③為什么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④有無其他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⑤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總之,學生通過作業可以進一步鞏固基礎的知識,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開闊學生的思維視野,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初中物理作業優化設計不僅僅有以上幾點,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改進,不斷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初中物理作業在提高學生能力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