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娟
(四川省開江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四川 開江 636250)
通常情況下,孕婦對于分娩持有恐懼心理,在妊娠終末階段,其可能從外界獲取到關于分娩的負面信息,由此導致出現更為明顯的不安焦慮情緒。而部分孕婦對于產程的進展持有悲觀態度,對于胎兒的健康和性別較為擔心,加之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以及對醫護人員的水平不信任,自身不具備足夠的分娩相關知識,或是孕婦的性格不穩定,都有可能導致其在產前、產后出現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使產婦無法對自身的情緒進行有效控制。周圍待產婦的疼痛呻吟也會對孕婦的情緒產生明顯影響。部分醫務人員對于產婦的疼痛叫喊并未予重視,未對產婦進行足夠的關心,從而使產婦的無助和恐懼感加重,由此導致惡性循環的出現。
護理人員需做好產婦的心理評測工作,對產婦的心理狀態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掌握。護理人員需保持和藹的態度以及親切的語言,將妊娠以及分娩的相關知識告知給產婦,從而使產婦所具備的妊娠知識掌握度提高。護理人員需告知產婦只要接受了全面的產前診斷以及隨訪,通常情況下并不會出現胎兒畸形的情況。將醫院所具備的醫療水平以及應急處理能力進行告知,同時以成功案例來鼓勵產婦,使產婦的恐懼心理得以減輕。與產婦進行積極溝通交流,對產婦提出的合理需求盡可能滿足。將自然分娩以及剖宮產所存在的利弊進行告知,從而使產婦所具備的措施落后觀念進行改變,將產婦所具備的一味要求剖宮產的想法消除,對產婦的焦躁心理進行安撫,使其能夠積極配合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
若產婦情緒過于緊張,則可為其開展全程導樂或無痛分娩。在產婦進入到產房后,護理人員需盡可能對其進行陪同,當自身因有事需要暫時離開時,需將離開原因告知給產婦,并告知其回來時間。使產房內盡可能保持安靜,可采用輕音樂進行播放;在產床之間采用窗簾進行隔離,防止由于臨床產婦喊叫或處理搶救的場景導致產婦受到不良影響。將產程觀察加強,對產婦所出現的陰道出血、胎動、宮縮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對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及時發現和處理;為產婦采用舒適體位,并指導其對腹壓進行合理使用;將剖宮產的優缺點進行說明,告知產婦剖宮產的弊大于利,鼓勵其盡可能選用自然分娩;當產婦出現規律宮縮后,護理人員需盡可能全程陪同,多與其進行溝通交流,對其提出的要求進行盡量滿足;若條件允許,則可安排產婦的家人進入到產房對產婦進行陪同,從而使產婦所具備的分娩信心增強;可對產婦的額頭部位進行輕撫,將產婦的雙手握住,通過表揚的語言以及眼神鼓勵產婦,使產婦得到激勵。
在產婦分娩后,護理人員需為其開展有效的產后指導,同時協助其盡早和新生兒進行接觸,指導其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從而使母嬰感情得到促進,使產婦受到鼓勵;對產婦的陰道出血以及子宮復舊情況進行密切觀察,積極預防產后大出血的發生;對產婦的情緒波動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對其心理變化進行積極了解,多鼓勵和支持產婦,避免其出現產后抑郁;對母乳喂養的的優點進行宣傳,并指導產婦開展正確的母乳喂養,從而使其能夠在短時間內適應母親角色。部分家庭對于新生兒的性別較為注重,若新生兒性別不符合預期,則可能導致家屬對新生兒母親持有不滿意態度,因此護理人員需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使其改變所存在的錯誤觀念,盡可能取得家屬的支持和理解。
有資料報道稱,護理人員通過與產婦開展有效溝通交流,依靠一問一答的方式,能夠使護理人員對產婦的內心狀態進行了解,通過對產婦實施鼓勵,使其對自身的情感世界進行表達,由此可使產婦所存在的負性情緒得到有效緩解。而通過為產婦實施有效的健康宣教,能夠使產婦所具備的分娩認知提高,使其能夠正確認知自然分娩以及剖宮產,從而避免產婦由于認知錯誤而一味選擇剖宮產,使自然分娩率得以提高,由此改善妊娠結局。通過調動社會支持力量,將產婦親屬的支持力度加強,由于家人以及好友所提供的支持對于產婦分娩信心的增強具備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指導產婦家屬為其提供情感支持,能夠使產婦安心分娩,而情緒的穩定對于產婦分娩結局的改善具有積極意義。通過指導產婦開展全身肌肉放松訓練,是依靠心理學減壓療法是產婦能夠集中精神放松機體肌肉,能夠使產婦將宮縮疼痛關注度進行轉移,同時也能夠使產婦對自身的呼吸節律感進行調整,由此使機體交感神經張力降低,也能夠使產婦機體心率降低,并使其血壓值保持穩定,從而有利于產婦將分娩前的準備工作做好,確保機體保持良好狀態,迎接分娩的開展。有學者通過選取產婦80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干預組接受全程心理護理,結果顯示干預組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干預組的分娩產程更短,也證實了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產婦分娩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