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瑾瑤
(山西省交城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 山西 交城 030500)
慢阻肺主要包括阻塞性肺氣腫、肺功能損傷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治療不規范的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咳痰,運動過后呼吸急促都是慢阻肺的主要癥狀表現,這些癥狀的持續體現會讓病情惡化,最后會導致病人的呼吸困難,行動受阻,最嚴重的情況是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可能連最基本的洗臉刷牙、吃飯都無法自己完成。通過以上描述,慢阻肺在早期一定要及時治療,這是可以治療的疾病,不要等到病情嚴重再去醫治。文章通過慢阻肺的主要發病表現來分析醫學角度的治療措施。
慢阻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至關重要的,有研究表明[1]:越盡早進行慢阻肺治療,肺功能恢復的程度越大。肺是有極強代償功能的器官,疾病的進展一般都是隱形的,不容易被發現,當有所察覺的時候患者會因為抽煙等因素而理解為生理功能的衰老,認為是正常反應。慢阻肺像是埋藏在人機體內的一個“啞聲炸彈”,開始時不聲不響,但一旦開始有反應了就是“一招制敵”的斃命招數。慢阻肺病人的早期癥狀看似輕柔,但其實患者機體內里的肺功能已經在逐漸降低,如果患者伴隨著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癥狀,則說明肺功能的損傷程度已經超過一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約90%以上的慢阻肺病人被漏診,早期發現就更重要了。慢阻肺的診斷需要依靠肺功能檢查,肺功能檢查是一無創、安全、經濟的檢查方法,專家呼吁:要象量血壓一樣測肺功能,提高慢阻肺確診率,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慢阻肺的治療藥物有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以及兩者的組合制劑,可有效控制慢阻肺的癥狀,最大程度促進肺功能康復,按照臨床醫囑服用藥物可有效地控制慢阻肺的發展,做到了“早發現早治療”,保證了用藥的依存性。慢阻肺這時如果不治療,就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于慢阻肺的臨床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診斷,早治療”在慢阻肺的臨床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認知。早期診斷的過程中,慢阻肺需要以科學規范治療為主要基礎依據,建立一個長期的治療規劃方案。方案的科學規范可以有效預防病情的延續和加重。慢阻肺平時消無聲息,一旦發作起來,病人會極其痛苦,時長感覺呼吸受到阻礙,像是溺水導致的無法呼吸。也有一些患者因為不重視慢阻肺的病情,到后期病情嚴重了才開始治療,治療期間發生一些好轉后,又開始減少藥物的用量,或者直接停止用藥,病情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出現了病情反復。慢阻肺在發病初期就運用醫療方法對其進行控制,先緩解病人身體上的痛苦,再進行根本治療。病人除了藥物的治療,還需要適當地做一些運動來提高運動耐受力,改善原有的健康狀況。慢阻肺的病情改善還要從源頭切斷病因,戒煙是改善肺功能的重要舉措之一,一定要堅持下去。
在臨床數據技術為主要臨床依據的基礎上,全面執行肺功能檢查是慢阻肺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可以及時發現早期癥狀不明顯和沒有癥狀的患者并治療控制,因此建議將肺功能檢查放到社區,實現全國范圍的大面積地毯式義務檢查,將慢阻肺的疾病防患于未然,改善廣大群眾肺功能下降的概率,將“早發現早治療”落到實處。社區工作的開展可以從篩查工作為起點,第一時間對慢阻肺的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肺功能檢查應該像老人檢查血壓血糖一樣定時定點,社區規定40歲以上的群體,按照周期去做肺功能檢查。對于長期酗煙和長期在粉塵、柴煙、油煙環境下工作的人,統稱為“四高”群體,這四種人群應該更早地接受肺功能檢查。肺功能檢查診斷的指標,對于發現早期癥狀不明顯的患者非常有幫助,因為早期不會出現呼吸急促、咳嗽等癥狀,肺功能只是受到了輕微的損傷,不會表現在機體上。臨床的主要檢測手段是通過檢查患者第一秒用力的呼吸容量,需要超過預計值的80%,呼吸容量不足80%的患者,前期可定期使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制劑,是慢阻肺治療的基礎藥物,該藥物可以擴張病人的支氣管,幫助病人改善呼吸急促癥狀,保證呼吸管道呼吸順暢。
總體來說,國家的醫療機構仍然需要加快基層慢性呼吸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將慢阻肺疾病歸納到國家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的行列中,比如社區的義務肺功能檢查,通過肺功能檢查極大程度地預防治療慢阻肺的疾病。做好基層醫療機構的思想工作,將慢阻肺的工作防患于未然,改善目前患者對病情不重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