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念
(德陽市人民醫院 四川 德陽 618000)
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服務能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由于預防保健服務的復雜性、綜合性等特點,再加上社區居民對健康意識的提高,這就對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有著更高要求[1]。隨著城市對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支持力度的增加,公共衛生水平得到明顯提高。本文對社區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需求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相應的影響因素,以此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干預,從而改善服務水平,分析如下。
根據自制問卷調查,統計社區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需求情況、可能會影響的因素,問卷調查總計30min,工作人員為調查對象講解后,由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慢性病預防和管理、疾病康復治療、計劃外免疫、精神衛生等。根據問卷調查發現,有70%以上社區人員主人為預防保健服務十分必要。未列入規劃的保健項目要劃分表格后,進行問卷調查,由受訪人員填寫這些項目實施的必要性,是認為有必要或沒有必要,根據調查結果,統計對服務項目的需求程度。對康復類的保健項目,由于專業性高,需要較強能力的人員才能執行,認為社區全科醫生、防保醫生無法勝任,調查發現,有1/3人員認為未考慮到此項,這是由于大多人員對此保健項目沒有需求[2]。
調查結果顯示[3],有些預防保健項目的需求程度高,例如:慢性病體檢及管理,更年期保健及計劃外免疫。有些未列入規劃項目,大多是由于居民缺乏對此類項目的了解。研究發現,如果是由于居民缺乏了解,會影響到慢性疾病患者的疾病管理,也會影響體檢。而居民自身的慢性病也會影響對預防保健服務的需求,分析如下。
根據以上調查發現,了解社區居民對預防保健服務需求影響因素中,由于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加,居民對自身保健服務也越來越重視,此類患者對保健需求也呈遞增的發展趨勢。若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提高,對預防保健服務的需求也會增加。需求程度最高的是慢性病的管理,可見,社區居民對慢性病的管理需求最高。可見,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工作重點是慢性病的管理與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對慢性疾病的管理已成為社區衛生的核心內容。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還要加強對社區居民健康宣教,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意識與健康理念,可以自覺對疾病進行預防,主自接受預防保健服務。社區居民大多意識到疾病預防的作用,預防理念應用于保健服務中也容更易開展。
分析社區內部影響居民預防保健服務需求的因素,只有提高居民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才能提高居民對預防保健服務的需求,受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的影響,也會增加居民對預防保健服務的需求。
社區要全面開展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普及健康知識,加強慢性疾病管理,根據實現服務情況建立康復、體檢和保健服務中心,為社區居民提供康復治療、體檢和計劃外免疫等服務。公共衛生服務中心要加強保險制度,例如:公費醫療居民預防保健服務不能報銷,不愿意接受這類服務。政府可以適當增加此項勞保、公費醫療保險制度,從而使此類居民愿意接受此項服務。短時間制定科學收費標準,避免醫療衛生服務中心過多的依賴公費醫療,只關注減輕居民自身負擔的費用,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服務的價格低,甚至無償的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4]。這種不科學的管理理念會使預防保健服務很難順利開展。社區居民要經過科學消費引導,短時間制度保健服務收費標準,保證收費的科學化和合理化。為更好推進社區醫療制度改革,對社區內部預防保健功能也要準確的定位,完善社區價格服務標準、服務體系,從而使社區衛生服務發揮更大作用。
以不同方式幫助社區居民掌握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服務內容,具體宣傳方式有:發放宣傳單、微信公眾號、QQ 群、定期開辦講座等,按社區居民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年齡,實施有針對性的講解,定期組織社區居民交流,通過交流使居民的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知識得到提升。對身體素質低、免疫力差的居民實施有針對性的指導,了解居民身體情況、基礎疾病,以此掌握自身護理知識,解決各種問題,提高身體素質的管理。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社區居民對預防保健服務中需求最高的是慢性病的管理,而共次為老年保健、婦幼保健等,可以分析出社區公共衛生在預防保健服務工作中要將全科醫生、防保醫生的工作內容進行劃分,制定不同的職責范圍,以此進一步完善服務范圍,保證醫生保健功能可以準確的進行定位并實施。
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服務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全面分析這些影響因素時,針對具體情況進行研究,保證社區居民的預防和保健效果,以此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社區保健服務屬于新型服務,以系統的、科學的、有針對性的保健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預防保健服務,發放宣傳冊、舉辦講座等,提高社區居民對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知識的了解,通過居民間交流加深知識記憶,分享保健經驗。通過公共衛生服務幫助社區居民提高保健知識的預防,以此改善生活質量,使社區公共衛生工作和預防保健服務得到可持續的、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