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中醫醫院內四科 四川 成都 611530)
腸息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1)大部分的腸息肉患者,其息肉都沒有特異性的和明顯的臨床表現,多數腸息肉患者都是在接受鋇劑灌腸和結腸鏡檢查的過程中無意發現的。(2)一部分患者會存在便血、黏液便、排便不盡、便頻的癥狀,也有極少數的患者會出現腸穿孔和梗阻的情況。(3)一些患者的息肉病情屬于遺傳性息肉或者是家族性息肉,還應當對其家族進行隨訪和普查篩查。(4)給予患者纖維結腸鏡檢查和病理學診斷至關重要,也是確診和制定后續治療方案的關鍵所在。
2.1.1 治療原則及方針
酌情給予患者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微創治療
2.1.2 藥物治療
(1)對癥治療,如果患者存在出血現象,則要給予止血,根據患者的實際出血量給予對應處理。
(2)病因治療,如果患者的腸息肉是炎性息肉,且是因潰瘍性結腸炎導致的,可以按照臨床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方式給予處理。
(3)預防治療,如果患者為FA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可給予患者塞來昔布口服,降低腺瘤性息肉的數量,每天服用兩次,與食物共同服用。
2.1.3 手術治療
如果患者息肉不滿足內鏡治療的臨床指征、存在惡變的傾向、切除后有殘留、病理檢查有癌變,則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2.1.4 其他治療
如果患者的指征滿足內鏡治療,則可以給予患者內鏡切除,將切除的標本行病理檢查。
2.1.5 預后情況
多發性腸息肉患者可能存在癌變的傾向。
腸息肉的手術護理主要為術前準備、心理干預、腸道清潔、術后護理、飲食干預。(1)術前準備:手術前的半個小時給予患者阿托品肌注,劑量為0.5mg,使用2%的利多卡因向患者咽喉噴霧進行麻醉,共噴三次。(2)心理干預:手術前將內鏡治療的原理、方法、療效等內容告知患者,告訴患者內鏡治療是臨床切除腸息肉最常用的方式,安全性較高。同時也要將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告訴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腸穿孔,讓患者對于內鏡介入治療有更為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好地配合治療,提高依從性。部分患者在接受手術前會產生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甚至不愿配合治療,針對這樣的患者,可以在手術前半小時在患者耳穴使用王不留行籽進行按壓,3至5分鐘即可,能夠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也可以讓患者在手術中自己繼續按壓。(3)腸道清潔:手術的前一天晚上告知患者控制飲食,可以食用少量的流食,睡前飲用10克番瀉葉的沖泡水。手術當天清晨禁食,早八點服用硫酸鎂30克,飲用1500至2000毫升的飲用水,待患者排出的為清水后,可以進行手術。(4)手術后護理:患者在術后應當臥床休息,盡可能地不要下床,避免出血和產生并發癥。結腸息肉屬于常見的腸道疾病,屬于良性疾病,具體可以劃分為幼年性、炎癥性、淋巴性、增生性、腺瘤性。(5)飲食干預:①十二指腸息肉及胃息肉患者,手術后6小時禁食,6小時之后可以使用流食,手術1天后可以食用半流食,食用三天。大腸息肉和直腸息肉患者,手術后便可食用流食或半流食,手術后一個星期內不能食用粗糧等粗糙的食物。②手術后患者可服用適量番瀉葉,每天按摩足三里、中脘、天樞和豐隆穴位,每次1分鐘,每天三至四次,保證排便順暢。③不要食用粗糙、油膩、辛熱和多渣食物,禁煙戒酒,不可飲用咖啡。④手術后讓患者多食用能夠清腸熱、促進排便、滋潤黏膜、止血的食物,比如黑芝麻、芹菜、白木耳、葫蘆巴、胡桃肉、梨、黃瓜、荸薺、苦瓜、蘆根 、菠菜、藕、香蕉、無花果和蘋果等。
部分結腸腺瘤具有癌變傾向,早期發現治療非常關鍵。有研究顯示,手術將結腸腺瘤性息肉切除能夠有效降低發展為大腸癌的幾率。所以,大多數的醫生都推薦高危結直腸癌人群積極接受結腸鏡篩查,若發現患者存在結腸息肉要盡早接受手術治療或內鏡介入治療。預防腸息肉的核心秘訣就是要經常食用呈堿性的食物,避免體內積累過多的酸性廢物。體液環境如果呈現為酸性,就會給細胞突變提供一個有利環境,對體液的酸堿環境進行調節,能夠有效預防細胞突變和細胞增生。
不要食用過多的辛辣食品和過咸的食物,不要食用變質過期、過冷過熱的食物,體質較差的人群、老年群體或隱含疾病遺傳基因的人群,要根據自身情況食用一些堿性食品和防癌食品,保證精神狀態良好。
不要食用已經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如發霉食品和被污染的家禽家畜、農作物、水和魚類等,多食用率有機食品,有效避免病從口入。
保持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戒煙限酒。WHO(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如果吸煙者都能夠徹底戒煙,全球范圍的癌癥患者數量在五年之后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煙和酒都是酸性非常高的酸性物質,長期酗酒吸煙有很大的劑量使人體轉變為酸性體質。
強化體育運動鍛煉,增強自身的體質,在陽光比較好的時候要多運動,出汗可以將體內部分酸性物質通過汗液排出體外,防止轉變為酸性體質。
保證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不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會使人體酸化更為嚴重,如通宵玩樂、黑白顛倒、網吧包夜等,這些不良作息都會導致酸性體質進而加大患腸息肉的風險。養成健康的作息能夠維持體質堿性,促進細胞增生,保持健康的體魄,遠離疾病。
壓力也是癌癥的誘因之一,因此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和愉快的心情,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中醫學認為,過勞體虛會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免疫功能,導致內分泌試圖、代謝紊亂,進而引起酸性物質在體內沉積。此外,壓力也會使得精神高度緊張,導致毒火內陷、氣滯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