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杰
(大連港醫院 遼寧 大連 116000)
脊髓損傷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致殘性損害,是由外力傷害導致的,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研究表明,康復訓練可以提高患者的脊椎損傷功能恢復[1],因此本文為了分析脊髓損傷患者的康復治療及對功能恢復影響,特選取入院治療時間為2017年6月到2018年3月的42例脊髓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如下報道。
選取入院治療時間為2017年6月到2018年3月的42例脊髓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上述脊髓損傷患者年齡跨度在49~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33±6.51)歲,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上述患者均符合脊髓損傷的臨床診斷標準,并且患者的溝通能力均正常,患者中頸髓受到損傷的患者有20例,其中完全損傷有8例,沒有完全損傷有12例,胸腰脊髓受到損傷的患者有22例,其中完全損傷有13例,沒有完全損傷有9例,上述患者均同意此次研究,護理前后患者資料差異較小,可進行試驗,(P >0.05)。
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設定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方式,具體措施如下:(1)體位擺放康復治療,盡量幫助患者進行翻身起坐訓練,仰臥體位轉向訓練,站立訓練,坐位平衡訓練;(2)肌肉電刺激,用肌肉電刺激治療儀為治療設備,選擇患者適當的肌肉進行神經肌肉刺激,電極放置在患者的肌肉點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電極位置和電流強度進行適當的調整;(3)輪椅和行走訓練,運用輪椅操作訓練,在患者肌力條件好的情況下,進行行走訓練;(4)心理康復訓練,對患者的不良情緒和不良心理進行心理指導,開導患者適應軀體變化,增強患者的信心,減輕患者不良心理狀態[2]。
觀察患者康復治療前后的功能恢復情況,采用功能獨立性(FIM)評分量表對患者肢體功能進行評分,滿分為20分,分值越高,恢復的越好。日?;顒幽芰τ萌粘I罨顒幽芰α勘恚ˋDL)進行評定,滿分為100分,小于20分為嚴重功能缺陷,20分到40分為生活需要很大的幫助,40分到60分為生活需要幫助,大于60分為生活可以基本自理[3]。
本文中,涉及統計學意義的均利用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表達方式為利用t 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檢驗方式為x2,當p 值低于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可以看出,康復治療后FIM 評分和ADL 評分都高于治療前,P<0.05,數據差異較大。
脊髓損傷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致殘性損害,治愈比較困難,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損傷,有研究表明,康復訓練可以提高患者的脊椎損傷功能恢復,對脊髓損傷患者有重要的意義,脊髓損傷的目的是挖掘患者自身的功能潛力,患者在脊髓損傷后各項功能均有極大的恢復潛力[4],在本次研究中對脊髓損傷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其中體位擺放康復治療,可以防止關節畸形,防止形成褥瘡,肌肉電刺激,可以維持和增加肌力,輪椅和行走訓練,可以促進關節活動度,心理康復訓練,可以增強患者的信心,減輕患者不良心理狀態。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康復治療前后功能恢復情況,康復治療后FIM 評分和ADL 評分都高于治療前,P <0.05,數據差異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脊髓損傷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