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顏毅
(國網河南淅川縣供電公司,河南 淅川 474450)
線損一般可理解成供電量、售電量之間存在的差值,電網運行中一般無法完全避免線損問題,同時線損容易被檢修人員忽視,計算的線損和實際狀況可能不完全一致。調研結果表明,線損起因較多,業內工作人員必須提高對相關問題的關注,借助有效措施進行全面降損,這是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電能利用效率的基礎。當下整個社會的電力網技術正逐漸提高,其降損處理方面的對策越發完善。
供電企業的線路損失也可分為三類,分別是統計線損、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統計線損是利用統計方法得出的線損,需要利用電能表計算。電力企業出售給某一戶的電量減去供電量,就是統計線損。技術線損也被稱為理論線損,是通過理論計算出的線損,不需要通過每一戶的電能表進行統計。通過供電設備的狀態數據和配電網的負荷數據,即可通過理論模型計算出理論線損。管理線損是配電網的不明損失。不明損失和理論線損之和,即為統計線損。
技術原因是導致農村電網線損嚴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電網質量不過關。雖然我國近年來加大了對農村電網建設的投入力度,但是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由于受到農村環境和資金的影響,在選擇材料時,往往會忽視了質量要求,從而導致很多的電網的質量不過關,線損現象嚴重。第二,配電變壓器。高能耗的電氣設備和配電變壓器是導致電網系統在正常運行中出現高電能損耗的重要因素。而在農村電網供電過程中,這些設備就會消耗大量的電能,同時會產生大量的熱,當這些熱量聚集之后,就會產生高溫環境,進而降低線路的性能,增加電能損耗[1]。第三,無功補償。在農村電網當中有很多無功用戶,這主要是因為感性負荷所導致的。而這些無功用戶通常是不具備無功補償裝置的,這樣一來就會使得電網的功率無法滿足正常供電需求,進而使得電線損耗增加。
國內大部分城市規劃建設初期,并未提高電力網結構的重視,導致電網結構不合理表現較多,如電力網中主干網架結構存在運行質量缺陷,考慮到電力交換一般屬于薄弱性環節,容易增加主干線上的負荷,極易發生超載現象,上述因素會導致線路損耗問題增加。調查結果表明,當下國內高于500kV電力網線路中,已經有多于80%的線路發生了線損故障,部分地區使用220kv供電線路進行作業,尚未全面滿足分網運行的要求,仍有部分城市的線路歸屬于電磁環網迂回供電的方法,這一現象嚴重增加了線路損耗問題。此外,國內偏遠山區、落后農村的供電線路還存在供電量小、線路較長的特點,長距離輸送電能導致線損問題不容忽視。國內部分城市的電網發展和使用電源不匹配也會引發電網和電源不適應的問題,嚴重時還會引發電力短缺現象。
根據實際調查顯示,我國部分偏遠地區在配電設備的選用方面,仍舊選用耗能量較高的變壓器設備,或者選擇其他耗能量較高的用電設備。在長時間的運行過程中,用電設備多會出現線路老化問題,比較影響農網正常運行水平。除此之外,導向導流界面過小、導線載流量過大等不平衡問題也會進一步加劇農網的電量損耗程度。
加強領導,健全組織,為降低線損提供有力保障。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西和縣供電公司長道供電所專門成立了由所長為組長、包片負責人為主要責任人的低壓降損工作小組。建立了由工作小組、包片負責人、臺區電工組成的三級管理模式,各級之間職責明確,分工負責,協調配合。層層簽訂責任書,形成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為進一步落實責任,依據年初下達的考核指標,組長與2個片長、6個臺區責任人簽訂責任書;把線損指標按線路、臺區分解到人,真正做到了職責到位、獎懲分明,有力保證了各項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首先,需要對農村電網中的計量裝置和計量模式進行整改,及時的更換有問題的計算設備,利用自動統計模式代替傳統的人工抄表模式,從而有效的降低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核算誤差。其次,加強對竊電行為的管理,對于竊電者一定要進行嚴懲,在必要的時候應當要采取法律武器來對竊電者進行制裁。同時電力企業還應當要通過公告、廣播和報紙等宣傳途徑,加大對正確用電的宣傳,提升農村用戶的用電意識。最后,電力企業應當要成立專門的線損管理小組,責付對農村電網中的線損問題進行管理,從而有效的提升線損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合理選擇變壓器。第一,抓住農網改造的機會,把所有的高能耗配電變壓器全部更換為節能型配電變壓器,合理選擇配電變壓器容量。第二,依據農村用電情況,預測未來負荷發展前景,合理選擇配電變壓器容量。第三,重視配電變壓器的安裝位置。對面積大、人口多、供電半徑長的村采取多臺配電變壓器供電,從而達到縮短供電半徑、降低損耗、提高電能質量的目的。
首先,積極進行各地區電力需求的全面分析、合理預測,借助國內能源發展規劃、國家特高壓地區電網建設要求等進行分析,促進電網發展帶動能源進步,提高主干網架布局的全面優化,降低電網薄弱環節、輸電“瓶頸”問題的影響,最大程度提高主網輸送水平,保證為電網的節能降噪提供穩定的物質基礎。其次,配合特高壓、高壓建設工作的發展,合理進行地區中低壓電網的規劃分析和建設處理,在滿足供電需求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促進220kV電網開網的分片控制,保證低壓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靈活性,保證其維持高水平的調整能力、負荷平衡控制能力。
切實做好線損管理工作,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是降損工作的關鍵。經過半年多的管理和實施,長道供電所配變低壓線損率已降至18%、供電半徑過大的臺區線損降至20%,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