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義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大學生們是剛剛度過那個需要一直刻緊繃精神,長時間投身于學習,學生們進入大學校園,一下子的放松狀態,讓學生變得懶散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不安全的想法。從新聞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學生因為在宿舍私自使用大功率電器導致宿舍失火的現象。由于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住校,真正的脫離父母的視野,由于社會生活經驗的缺乏,很容易做出一些不安全的行為,使用不安全的耗電設備。高職院校的管理人應該與宿管阿姨充分溝通,抽出一個股低昂事件,對學生宿舍進行突擊檢查,找出宿舍中是否有不該存在的設備,并給出相應的獎懲措施。
近年來,大學生校園貸,網戀被騙事件頻發,使得包括高職院校工作者在內的各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們對于大學生安全意識程度高低逐漸重視起來。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其發展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新媒體技術發展的越快,各種詐騙手段也隨著興起,學生剛剛走進大學校園,涉世未深,容易受到各種花里胡哨的不良信息的影響和吸引,從而造成身體,精神以及財產上的損失。據調查,目前大學校園中接到過詐騙電話的同學將近百分之百,甚至有不少同學曾經深陷于詐騙之中。
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應該充分利用一切學生聚在一起的機會,例如班會,團日活動等時間,通過使用放映視頻,播放電影,模擬現場活動等形式,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活動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參與進安全教育的活動氛圍中。
當代大學生的主要日常生活就是玩手機,學校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統計一下學生經常使用的新媒體工具包括哪些,然后“對癥下藥”,例如,可以構建一個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微信、知乎等等,通過要求學生進行關注,在上面定期發布一些安全教育小知識,安全事故新聞,讓學生通過刷這些東西,來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識。也可以定時推出一些安全知識競賽,積累點贊獲得積分,從而給學生提供一定的福利政策,這也不失為一種提升學生安全意識的好方法。
互聯網并非法外之地,學生們使用互聯網,使用多媒體,不代表就可以隨意發表言論,如果在使用新媒體工具的過程中有違法行為,照樣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高職院校的教師們應該注重提醒和教育學生們在使用新媒體技術的過程中,要注意自行約束自己的行為。對待與自己觀念沖突的問題和觀點,不要根據自己的想法揣摩別人的想法,不要惡意揣測別人。不了解,不知道,不隨便發言,不隨便指責。當出現不良事件發生時,學校官方網站或者論壇、公眾號上應該及時跟進和公布事件發展的結果,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此外,學校應該在每個班級都安排固定的人員對事件輿論進行觀測。在這個過程中,班委和老師們應該注重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做到及時安撫。
學校可以通過創建相應的大學生安全教育APP,通過要求大學生在校期間完成相應的安全教育課程,獲得一定的安全教育素質學分。如果沒有完成,需要將需要完成的安全知識教育課程之后,才可獲得學分。根據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一天中花在玩手機上的時間是占絕大部分的。學校在創建大學生安全教育APP的同時可以充分的考慮到這一點,通過提供各種視頻課,測試題,問卷等。同時學校也可以創建安全教育網站,可以做一個小程序,使得校園網,學工系統,信息門戶分網站在打開時就可以自動跳出來一個安全教育網頁,可以是一套測試題,也可以是一個安全教育小視頻,又或是一個與安全教育有關的冷笑話等等,通過多次出現的形式,在學生的潛意識中留下印象,使得學生在做一些危險事情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可以聯想到是否安全。
安全無小事,安全對于人們是最重要的基本需求。不僅僅是高職院校這類的教育部門,包括學生自身也應該加強自身的安全意識。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們長期重視和宣傳。并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各種信息技術、現代化技術也日漸站咯偶頭角,將新媒體技術與安全教育的宣傳相結合,才能更全面、更方便、更快捷的宣傳安全教育,安全是學生發展的前提,安全得到保障了,學生才能的發展才能更加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