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麗
(貴州省惠水縣城關第二小學校,貴州 黔南 550600)
所謂的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和其他一些工具,為學生創設符合他們內心感受的外部環境。這樣學生在學習語文內容時就可以通過感受外部環境的氛圍來增加對語文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講的內容可以和學生產生更多共鳴。另外,國家教育部門也在全國范圍內積極的推廣情景教學法,合理利用情景教學法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這對于促進學生學習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比較活潑,其行為和思想應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在小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就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使學生學習更加專注投入,從而有效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般情況下進行情景創設不但要進行多媒體的引入工作,而且教師還要使用恰當的語言描繪創設的情境。最后再表演體驗情境。
在展開情境教學法之前,教師首先要用多媒體設備帶領學生走進教師為學生設置的特殊情境中,在學習語文知識之前每一個學生都能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所處的情境,這就需要叫使用多媒體進行導入。也就是說,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將與課文有關的背景資料,如圖片、視頻、音頻資料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出來。將教學的內容在學生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這樣在講課時學生就能夠更容易通過教師所導入的各種情境加深理解。如在進行《春夏秋冬》識字教學時,教師可以把春夏秋冬4個季節的視頻資料播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春天的萬物復蘇,夏季的酷暑炎熱,秋天的碩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皚皚。利用這種方式就可以給學生形成視覺的沖擊,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教師在展開教學時學生就會不由自主的與多媒體播放的情景背景聯系起來。有利于加深學生的感官體驗。另外,教師在進行多媒體導入時,可以加強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將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課堂中,就會與他們的內心產生共鳴,以此為背景教師所講的內容就會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情景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引導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將自己的情感無意識的投入到課堂的學習當中。同時小學生的性格比較純真、思想比較簡單,教師只要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入到課堂當中,就會獲得學生更多的關注,從而有效的展開語文教學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采用溫和幽默的語言把教學情境描給學生描繪出來,使學生能夠通過去教師講解來理解感受教學情境。另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來設計教學情境,根據語文課本的不同色彩,選用不同的語言風格給學生進行描述。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真摯樸實;《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新奇活潑等。教師函可以帶領學生展開角色扮演,根據課文中的不同主體和不同角色進行語言描述,讓學生但當不同的角色展開討論,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力。最后,在進行一些描述情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選用詩歌來描述教學情景,特別是一些結構簡單閱讀時朗朗上口的詩歌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對教學情景的理解,這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語文教師要有效利用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來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景教學法的重要作用就是讓學生能夠對教學情境能夠有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教師利用表演來幫助學生體驗教學僅僅就是就可以實現這一目的。具體來說,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表演的形式將情景展現出來,就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滿足自我的心理需求。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做一節課當中,教師可以設計以游戲的形式來表演,利用學校現有的道具讓學生扮演小蝌蚪和媽媽,以游戲的形式來增加學生對教學情境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可以從更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在這個過程中也樹立了學生的信心,使學生能夠對自己能力有更清晰的認識,肯定自己的才華。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在演藝教學情境時教師給學生設定主題和相關條件,讓學生們自己通過討論和想象一起來組織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創新力,提高教學效率。
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教學法主要以學生的興趣特點作為教學前提,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場景,借助豐富多樣化的形式建立學習樂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導入情境、言語描繪情境、表演體驗情境的方式展開創設情境教學活動,由此建立教學相長的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