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玉華
(新疆省阿拉爾市十二團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1)
教學課只有追求更高層次的簡約求實的境界,才會徹底解放學生,充分展示教師的教學個性。現以自己的教學的為例,談談自己對簡約化課堂的幾點思考。
教學目標要實實在在,可以達成。時下許多課的教學目標制訂不切實際,面面俱到,從雙基到情感,從能力培養到思想教育,創新精神到實踐能力,可謂林林總總,一網打盡。一節課的目標果真要這么多,都能實現嗎?畢竟只有40分鐘呀。其實,一節課的基本目標就是雙基與情感目標,而這三維目標是和諧統一,不可割裂的。因此真正形成書面文字的時候,只要描述雙基目標就可以了,情感目標其實是附皮之毛,滲透于其中的,無需言傳只要意會即可。以《簡單的統計》為例: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經歷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會制作簡單的統計表。
2.培養信息收集、處理的簡單技能,養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理解統計的意義。
至于第三條內容“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學習過程中有良好的情感體驗”則完全滲透于前兩條中,因此只需明了,不必寫出。試想若前兩條目標達成度高,學生豈沒有良好的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個常數,學生的學習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選擇恰當的學習內容,特別是抓住課的本質內容,就會顯得既充實又簡約。以《倒數的認識》為例,這節課的核心內容就是解決來自學生的三個問題:①學什么內容?②怎樣學?③為什么要學?(學了何用?)教師把握住了三個核心問題,也就找到了教學的突破口,課堂內容就相當清爽、簡潔。其實,就小學數學學習內容而言,它的最高表現形式可以表現為哲學問題,化解為三個問題:學什么——怎么學——有何用(為何學)。三個問題也構成數學課的認知沖突主線。教師若能居高臨下地抓住三大問題,教學內容處理時一定會得心應手,不至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數學學習本來應該是一件簡單而快樂的事情,由于教師的設計使許多原本簡單的課堂變得紛繁復雜。我們何必設計那么多的學習環節,沒必要設置那么多的障礙與陷阱,除了能表現教師的“作秀”水平之外,還能帶給學生什么呢?別忘了教學設計的一切是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服務的。
以《倒數的認識》為例,教師在導入環節摒棄了時下流行的用“回文詩”或“對聯”導入新課的形式(大多也是互相模仿),而是開門見山,以“倒數”一詞的不同讀音引入課題,再由倒數與“數”有關引出三大類數——整數、分數、小數,又與“倒”有關引出學生對“倒數”形式的各種猜想,最后順勢而下,在學生“憤悱”之際引導他們看書自學。真可謂簡潔明了,輕重得當,用“四兩之力撥千斤之重”,完全沒有時下流行的那種費盡心機聯系生活只為理解“互為”“倒”兩個詞義的做法:那種偏離了生活知識與數學知識建立本質聯系的做法,有時甚至是不科學的,至少也是得少失多,收效甚微。
還是本節課,教師在處理求三大類數的倒數時,也沒有包辦到底,而是在示范了一兩道例題后,放手讓學生嘗試,然后再引導學生辯論,最后讓學生認識到“乘積是1”是判斷兩個數是否互為倒數的唯一標準。這個環節中,教師以組織者、調控者的身份出現,言語不多,干預很少,學生完全做到了自主嘗試——自由討論——自我歸納,從而深刻體驗了“倒數的意義”這一知識重點。
正因為如此,筆者十分欣賞并希望大家都來重視這種“四兩撥千斤”之功效,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想、說、做、議,一定要防止“勤老師培養懶學生”的不良現象。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如果能言簡意賅,簡潔流暢,那么就給人以明亮清澈的透明感,學生也會有種清爽怡人的感覺。下面以教學中常用的三類語言分別舉例剖析說明。
以《簡單的統計》為例,當學生搜集完喜歡各項體育項目的人數后,教師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從中你能一眼看出各個項目受歡迎的情況嗎?(這句話表面看不出什么,實際上已經經歷了一個反復錘煉的過程。原來教師設計的提問是:從中你能一眼看出哪個項目最受歡迎嗎?經過課前調查發現,這個班學生大多數人喜歡跳皮筋,所以在課堂上很可能出現搜集好的數據不要整理也可以看出跳皮筋最受歡迎,那么接下來的整理數據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教師的問題表達一定要精練、導向明確,既要推動教學過程,又要不引起學生思維混亂。
以《倒數的認識》為例,三處過渡語言是這樣設計的:
①當學生想了解課本上倒數的知識時,教師說:就讓我們帶著猜想、疑問、期待的心情;一起看書自學,仔細研讀,必有收獲……
②當學生在交流了看書收獲后,還有疑惑不解時,教師說:剛才看書,大家收獲很多,疑惑也不少,怎么辦?就讓我們齊心協力,繼續向數學的深處進發!
③當學生迫切想知道學了倒數有什么用時,教師以幽默的語言說:欲知有何作用,請聽下一單元分解。新課嘎然而止,余音繞梁。激起那些性急的學生立馬翻書去看“分數除法”這一單元內容,這等效果,妙哉!
總之,語言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是教師教學個性充分展示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追求簡約化課堂過程中更為重要,它對于學生幼小心靈的激勵、喚醒、調節、啟迪作用是巨大的。教師需要不斷磨煉教學語言,使之走向高度凝練、成熟,具有大家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