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澤輝 李哲 趙麗
(中兵紅箭河南紅陽機電有限公司,河南 南陽 474678)
能源問題是關系我國長遠發展的戰略問題,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們既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又是一個能源緊缺大國,面臨著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節約能源和資源的戰略地位極其突出。采取強有力的節約能源措施勢在必行,而這些措施的落實都離不開計量。工業企業作為能源消耗大戶,其增強節能意識,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對保障經濟發展后續能力,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節能型工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企業建立完備的能源計量監控管理體系,對加強生產經營核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具有重要基礎作用。眾所周知,嚴格企業能源計量管理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效益。在發達國家,通過能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直接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各行業都不惜把大量資金投入計量領域,以期獲得高額經濟回報。在我國,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能源消耗總量較大的行業一直非常重視企業能源計量工作,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企業能源計量體制,也是各工業行業中能源計量管理相對完善的,而其他行業的能源計量工作相對薄弱。
認識是行動的先導,不解決企業領導的思想認識問題,或者企業領導對能源計量工作重視不夠,想把企業節能工作搞好就是一句空話。近年來,各地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專項整治和節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技術和管理上,相當一部分企業能源計量基礎工作不扎實,能源計量管理手段落后、水平不高,存在對國家能源計量管理的法律法規不了解、能源計量器具配備不足或不適用、能源計量管理人員隊伍不健全、能源計量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和能源計量管理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通過廣泛的能源計量法規宣傳和國家節能政策的宣傳,轉變企業負責人對能源計量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片面追求產量和產值、忽視能源計量數據管理和使用、不把計量數據作為能源管理節能降耗和成本核算依據的錯誤觀點,進一步促進企業自覺開展節能降耗活動,推動計量節能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微觀角度觀察。對于能源計量工作而言,微觀角度來看主要是對工業領域進行計量工作的開展,對企業車間與班組及其大型耗能設備進行熱、水、氣、電、汽、風等進行集中地計量管理,使企業能夠具有精細化管理、計量設備管理、用能監測、產品能耗分析、能耗評估、能源二次結算以及能耗成本核算等功能,上述功能將是企業進行節能監測、能源利用情況、能源統計以及能源統計的重要前提條件。利用能源計量實現向企業節能管理與企業決策提供真實、全面、先進且科學的數據基礎。具體來說,能源計量所表現出來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第一,利用能源計量對企業中存在的跑冒滴漏現象實現及時發現,使企業能夠采取措施防止能源浪費;第二,利用能源計量構建完善的能耗監測制度,運用能耗監測及時對高能耗問題加以發現;第三,利用能源計量使企業實現細致的能耗考核與管理;第四,利用能源計量使企業對節能效果做出有效的評估。
(二)宏觀角度觀察。能源計量工作作為開展節能責任制與考核評價作為重要的基礎工作,能源利用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到政府政策的制定與措施的實行,這對節能減排評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節能減排法》對節能審計、政府考核與企業管理等制定了相應的規范,而這些規定都基于合理計量數據制定出來的。并且能源計量工作同樣是國家依法開展節能監督與管理最為重要的法律依據。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確認到具體指標,但是指標已經實現與否,應該用計量數據證實。
(一)加強企業領導層的節能降耗意識,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企業領導對節能降耗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是搞好企業節能工作的重要條件。公司領導是企業文化的引導者和推動者,要將節能降耗工作推向深入,領導不僅要重視還要以身作則。因此,首先必須加強企業領導層的節能降耗意識。積極開展節能降耗活動,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從思想層面上,企業可借助宣傳工具普及資源節約知識和技能,營造節約文化環境,通過文化的熏陶讓職工逐漸了解到資源的不足,將來會危機到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就會產生強烈的憂患意識,從而會形成自覺的節約意識、效益意識和環境意識,并認識到節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從知識層面上,職工通過學習了解到更多的節能降耗的知識,并可利用新知識新技能去改善生產設備,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
(二)做好測量體系的策劃,完善各項能源管理制度。測量體系是能源計量工作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一個完善的測量體系能夠保證企業能源統計報表數據資料準確,保證企業能源單耗的可比性和受控性,并逐步達到先進合理、保證能耗定額的有效執行與合理獎懲,保證能源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為做好節能降耗工作要制訂嚴格的能源管理制度,這些規章制度明確規定各有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理順工作流程,各項管理規范、順暢。制度包括用電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統計管理制度、定額管理和獎懲制度。特別是定額管理制度在節約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產成本的過程中發揮較大作用。通過在能源使用全過程的各個環節上安裝的能源計量器具,使各個環節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額消耗就有了依據,通過嚴格的檢查、考核、評比,確保獎懲結果在每月的績效工資中予以兌現。
(三)加強計量管理工作,做好計量數據收集和分析。計量是節能和管理的眼睛,計量管理的重點就是要有準確的計量數據,沒有可靠的計量檢測數據,企業的能源消耗就是一本“糊涂賬”,更談不上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率。為做好節能降耗工作要制定嚴格的能源管理制度,規章制度要明確規定有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和標準,理順工作流程,使各項管理規范順暢。測量體系將測量管理活動規范化后,企業應建立起各種能源的計量框架,繪制能源計量網絡圖,確立重要的能源計量點,配備先進的計量設備,運用先進的測量手段提高主要能源的計量率和準確性。特別是做好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工具,如果不善于使用各種科學有效的方法,所有的管理就只能停留在口頭上,作為技術部門應該積極引導和幫助企業掌握使用科學的方法和工具。
(四)構筑計量管理平臺,做好用能分析。計量確認體系是一個標準化的系統,由組織機構、職責、程序和資源構成,完善的計量測試體系能確保企業能源統計報表數據資料的準確性,確保企業能源單耗的可比性和受控性,保證有效的執行能耗定額及進行合理的獎懲。計量確認體系在計量設備的規范、計量檢測設備的配備及性能要求、儲存與保管、量值溯源、記錄、標記、環境條件、計量人員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有明確要求,并對應形成的適宜程序文件。用能分析是通過采集的數據和信息,對企業的用能進行定量分析,清晰地了解能量的利用和損失情況,為減少實際能量損失、增加回收利用能量提供依據。企業要通過用能分析,掌握耗能情況查找企業的節能潛力,明確企業的節能途徑,為改進企業的能源管理進行節能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學依據。
(五)積極推廣節能降耗新技術和新工藝。現以棉紡織企業為例:⑴空調系統。目前,空調系統耗能在棉紡織生產環節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常出現設備與功率不匹配、“大馬拉小車”等現象,使空調系統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資源浪費。針對此種現象,空調風機和水泵可以采用變頻器調節,經實測,平均節約用電可在40%左右。⑵凝結水的回收利用。紡織企業都有漿紗機每天都會產生凝結水,如若直接排放就造成了不小的浪費,可將其回收全部用于職工浴室使用。⑶照明用電。企業多采用熒光燈管、白熾燈等,不僅能耗大且維護麻煩、費用高、壽命短。而現行業所推行的新型LED節能燈,解決了該難題,不僅安裝方便、快捷,而且維修費用低,耗能較低。⑷系統節電器。企業節約用電是系統工程,從管理、設備及技術入手,做到維護精細科學調控,將設備運行狀態調節至最優狀態,不僅能提高產品質量,且節電效果非常明顯。
總之,只要從點滴入手注重企業經營與管理,無論是從技術、設備,還是從管理等方面,只需用心改造就可以達到節電效果,從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