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變芳
(河北省南和縣北關學校,河北 南和 054400)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擺脫被動式學習的方式,激發他們的英語閱讀熱情。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探究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提高了英語語感,掌握了大量西方國家的文化信息,在豐富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使他們掌握了豐富的英語知識,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在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主動探究的同時,還要對他們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能夠事半功倍,有效提高英語閱讀和理解能力,高效實現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只有積累大量的英語信息,才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英語理解能力,正確的運用英語知識進行交流。積累英語知識的重要方法就是加強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訓練,激發他們的英語閱讀興趣,讓他們在積極主動的閱讀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在激發學生的英語興趣時,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呆板壓力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創設活躍輕松的學習氛圍。在積極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動機能夠更好的激發,使他們喜歡上英語學習,對英語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根據閱讀內容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行閱讀,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理解力。在輕松的情境中,學生的英語思維更加活躍,他們的閱讀能力也獲得了有效提高。在進行閱讀時,教師為了加深學生對閱讀資料的理解,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通過小組合作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每個成員都積極的參與,充分展現了他們學習的主體性,使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中積極的思考和解決問題,有利于促進他們英語思維的發展。
由于小學生的英語詞匯量較少,讓他們在進行英語閱讀時,經常會遇到一些生詞和理解不了的知識,這時學生會不知如何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對他們的閱讀積極性造成打擊,使他們對閱讀產生畏懼的心理,不能積極主動的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深了解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根據他們的英語能力來選擇閱讀材料,讓學生從閱讀簡單的英語材料開始,使他們樹立英語閱讀的信心。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知識,使他們能夠在規定的閱讀時間內從資料中提取更多的信息,有效提高英語閱讀效率。通過對學生英語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有法可依,有效提高閱讀效率。隨著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有利于促進他們英語綜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目的是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運用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交際,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英語閱讀和英語交際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資料的主要內容,并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對英語閱讀資料的內容進行復述和交流,加深學生對資料的深入理解,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例如,在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對話練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英語交流,對課文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有效提高了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高效的完成了英語課堂教學任務。
英語閱讀教學既要注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行閱讀訓練,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要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積極主動的進行英語書籍的閱讀,使他們接觸更多的英語知識,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在課堂教學時,閱讀的教學過程一般為:教師或錄音磁帶范讀,講解技巧,領讀,學生朗讀,教師反饋。閱讀的形式多種多樣,范讀,跟讀,自由讀,個別朗讀,齊聲朗讀等。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新授課前,教師最好先自身正音,盡量與標準音帶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帶)范讀,領讀時,教師可以配點手勢,以示升調,降調,重讀,以讓學生加深理解。在朗讀語言材料時,須要求學生先通閱,在了解內容,理解含義后再朗讀,這樣朗讀效果好,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音,語調,節奏,語感等。在集體朗讀時,如伴有拖音明顯,語速較慢,應及時糾正學生朗讀的不良傾向。學習英語的重要條件是保證英語信息的有效攝入,僅僅依靠學生對教材內容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不拘泥于課本,把學生的閱讀拓展到課外讀物上。在每單元結束后,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報刊、教輔用書等途徑下載或摘抄相關的文章,做拓展練習,可以全班共享。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在課堂中獲取的閱讀技巧在課外閱讀中得到鞏固,他們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通過課外渠道,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恰當的閱讀材料與方法。
總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長期堅持,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讓學生在自主意識的引導下進行閱讀,有效提高閱讀效率。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取閱讀材料中的信息,促進英語閱讀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