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婷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渡口堡中心學校,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音樂教育取得輝煌成就,然而隨著國際音樂教育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國外一些可供借鑒的音樂教育理論和方法也被系統地介紹進來,面對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現行的音樂教育的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在有些方面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不能體現素質教育思想。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我在不斷的探索和總結。新課程標準要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要共同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再此理念下,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積極性,變“厭學”到“樂學”,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最終達到教育的要求。蘇聯教育家舍吉寧說:“我們的任務是--不要孤立的學生,孤立的教師,而要學生加教師,”在愉快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根據“互動”原理,在音樂教學中,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盎邮健苯虒W模式是指在音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的師生關系,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則以普通身分加入,通過適當點撥,發揮指導作用,促進師生間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諧關系,從而發展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健康個性,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在合作過程中得到素質上的提高。
首先,師生共同創造良好的教學開端。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創新的基礎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悅和樂趣,會極大地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開放評價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不斷品嘗到學習音樂和獲得創新的成功樂趣。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敝茖W家愛因斯坦也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與學生要有足夠的交流和溝通,從學生的精神需求出發,從學生的內心出發,了解他們所需要的,從而確定學生的興趣傾向,進而設計科學的興趣引導。“興趣”的有效激發和有效引導,是有效開展音樂教學“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基礎和關鍵。
其次,是師生互動。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定學,即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讓學生配合教師的教。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漸漸喪失,不愿學也不想學。新課程倡導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其實,音樂就是人生,師生的溝通并不僅僅是要說話,而是要融入音樂當中,這就要求教師應走下“權威”的講臺,深入學生中間,主動自覺地做好角色轉換,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生的引導者、參與者,如在歌曲學習中,與學生接龍對唱;在歌曲表演中,與學生一起載歌載舞等,擺正教師的主導位置,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和學生們一起學習與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例如,在一年級編織聲音故事《小白兔蓋新房》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聲音,進行模仿與創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結合教材來讓學生看圖想象編講故事。教師和學生共同準備一些道具與樂器,并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編織聲音故事,進行學習匯報。當學生排練完畢邀請我來當他們的免媽媽時,我欣然戴上自制頭飾、加入了他們的表演行列,和他們一起忘情地表演起來。由于教師的參與,學生積極性高漲,每個人都積極地表演著,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師生間的距離拉近了,師生間的關系也融洽了,課堂效率也提高了。
再次,是生生互動。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的思維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教師可根據課堂教學的需求,引導學生開闊思維,激發想象,把課堂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開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給學生一個自主、自我展示的平臺。這樣不僅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而且很自然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和主動性。根據課堂實踐,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方式也是豐富多彩的,比如:在學唱歌曲《歡樂頌》時,大家受到歡快歌曲的情緒影響,學生自主商討,可以根據歌曲節奏,按節奏有序改變座位布局,如圓形、馬蹄形、英文字母型;也可以在歌唱的同時加入一些原創的舞蹈動作;還可以分組進行接龍對唱;甚至學生還可以商討舉辦一次小型的課堂對抗賽等等。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是自然地、是源于內心的真實表達,是我們應該大力提倡的一種互動式教學模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尤為重要的,這樣對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培養自身能力,增強自身信心,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在七年級的歌曲學唱《當兵的歷史》過程當中,在完成學唱任務,學生完全掌握歌曲的演唱之后,回歸學生的課堂主動權,學生根據歌曲歌詞十八歲、十九歲、二十歲三個年齡段的描述,分為三組,并根據歌曲節奏編排了三組簡單的舞蹈動作,并分別表演,學生們的表演熱情洋溢,整個課堂氛圍熱情高漲,學生們的互動自然、流暢。作為教師的我,被他們的互動、合作精神所打動。
實踐證明:“互動式”教學模式開辟了一條新的教學思路,在音樂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在音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在音樂環境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一個鍛煉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由一個教育教學的“被動角色”躍為“主動角色”,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共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才能夠體現“互動式”教學模式為音樂課所帶來的最佳教學效果。教師是導演,引領學生走進音樂王國的殿堂,學生汲取音樂的滋養,身心得到了發展,師生合作載歌載舞,在實踐中愉悅身心,“互動式”教學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學生是演員,在導演的引導下,走向了自我展示的舞臺,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樹立了學生自我進步的信心,讓美飄逸在教室,讓美走進每個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