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英
(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富林鎮太平小學,四川 漢源 625300)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是抽象的,是不受人待見的。而數學作為小學的基礎學科,又是不能等閑視之的,那么,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便學生掌握扎實的數學知識,就成了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認真探究的問題了。筆者總結了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認為開展生活化教學,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趣味化,有助于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較好的掌握所學數學知識。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華羅庚說:“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枯燥無味、神秘難懂,其原因之一便是教學脫離了實際。”這句話道出了小學生畏懼數學學習一個重要原因,實際上也是告訴我們,小學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出發,以學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常見的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導入新課教學,這不僅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更重要的是讓小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從而產生學好數學的興趣。比如教學三年級數學《年月日》時,我是這樣設計導入語的:“小花今年10歲了,可是她媽媽從出生到今年還只過了8個生日,同學們想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一生活問題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百思不得其解,這時我趁熱打鐵:“同學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掌握年月日知識,也就是這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這就牢牢地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來了。再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我這樣設計導入語:“邊長為15m的運動場,和長為16m寬是14m的運動場,哪個占地更寬?”啟發學生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性質,學生在探究中,深深的體會到數學知識其實時時與自己的生活相伴,從而產生探究數學知識的濃厚興趣。由此可見,以學生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導入新課,不但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更重要的是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其求知欲。因此,設計導入語,我們應將數學知識與學生所熟知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以生活知識切入教學,能有效催生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求知轉化為學生的內在求知動力,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是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的數學探究活動。”這要求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成為數學教材的開發者,對教材內容進行生活化處理,設計出生活化的教學環節,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體驗接軌,喚醒學生的已有生活體驗,從而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真正實現數學知識的“自主建構”。如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數學內容因為離學生生活甚遠的實際,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為此,我設計了“慶元旦籌備工作經費計算”這一生活化的教學環節,不用教材上的例題,考查學生為籌備元旦節計劃要收取多少班費,這是對學生的挑戰,學生就必須算出“布置教室”“超市購物”“租借音箱”等所需費用,這就必須用到兩位數的乘法,課堂教學過程就成了為學生的生活服務的活動。這樣的生活情境想不參與都難。如果我們能將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與數學教材中的知識有機結合起來,設計出生活化的教學環節,那么,絕大多數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就能得到有效調動,從而積極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究中來。
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們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他們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且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生活中到處可見數學問題、數學思維、數學方法,小學生只有發現自己的生活與數學息息相關時,才會萌發探究和創新欲望,享受探究數學知識的樂趣。教學《旋轉與平移》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傘的骨架:傘的骨架中兩根對稱的骨架與傘的柱子構成什么圖形?傘的構成是不是可以看做是兩根骨架旋轉構成的呢?想想你家有哪些家具是由旋轉原理構成的,你見過哪些圖形平移現象?等等,以生活化的探究題,引領學生進一步認識學習數學的價值。又如學習《一位小數的加減法》時,設計學生去超市購物的生活化探究題,這樣抽象的小數問題也就具體化了,學生學習起來也就輕松多了。只要我們教師有教育情懷,積極開發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那么,數學課堂就成了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生活問題的場所了,這樣的數學課堂肯定能達成我們的預期目標。
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是緊扣生活的,我們在完成了上述幾道環節之后,再設計一些生活化的課后練習題,能很好的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數學知識。當然,我們在設計課后練習題的時候,必須在創新上下功夫,不能走老路,力求引導學生深刻認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如教學《面積單位的換算》可設計習題:“算一算你家的房子有多大面積,先以平方米表示,然后換算成平方分米。”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設計習題:“問問你爸爸每月的工資,然后算算你爸爸一年能拿到多少工資?”生活化的課后習題,不只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體驗探究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增強他們應用數學的意識。
總之,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表明,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能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當然,這只是個人經驗的總結。不過,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在日常教學中,贈給學生一雙觀察身邊數學現象的眼睛,一個善于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