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妹
(貴州省凱里市第五幼兒園,貴州 凱里 556000)
幼兒園區域活動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具有的功能性價值。受當前主客觀因素影響,幼兒園預期活動的組織和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幼兒教師在活動中做好管理,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深化幼兒游戲活動的有效性。
一是幼兒園區域活動主題單一,預設的內容較多,多數情況下都是教師一手包辦,幼兒能自主生成的很少,很多活動一成不變。二是任務定向。如,美工區教師先要為幼兒準備好畫紙、弧線的紙張,要求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對應的剪切,在幼兒進行剪切時能根據弧度進行對應的圖案記憶,也能靈活地使用剪刀。所有的活動內容由教師擬定,教師設定好方法和步驟后,進行活動安排。進而實現教學穩步提升。三是材料投放隨意,缺少預設智慧。有的游戲材料由于投放豐富和花哨,讓幼兒看的眼花繚亂,而無從下手。區域材料很單一,幼兒沒有了興趣后,游戲區就會形同虛設。部分教師在游戲區搭建時會選擇昂貴材料。認為昂貴材料就是好材料,其實這種看法很片面,且不具有太強的操作性。不但不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能力,甚至游戲區廢舊的自制玩具,衛生安全方面存差異性,很容易破損。部分廢舊材料幼兒教師沒有經過精心篩選,投放很隨意,缺乏預設智慧。導致游戲推進的效果很差。
現階段幼兒園區域活動開設期間,應將活動室進行區域活動的劃分,供幼兒進行分區域的活動學習。一般情況下,班級會設置幾個核心區域。包括:構建區域、角色游戲區域(角色游戲區域內需要設置不同的區域活動角,設置的游戲角包括游戲中幼兒較為喜歡的超市、醫院等環境)、美工區、操作去、科學區等。用以滿足幼兒的區域合作需求度。教師可以為幼兒分類設計生活區、展示區、益智區等地方。幼兒教師設置區域環境時,需要根據課程線索做好區域環境設定。在幼兒開始活動之前,幼兒教師組織開展“我喜歡的鞋……”主題活動。幼兒教師在組織社會活動“我會選鞋了”之前,先要對班級大部分孩子可能缺乏的選鞋經驗做簡單介紹,并帶領幼兒識別不同鞋的種類和穿著季節,在科學區域設置“鞋的展覽”等活動項目,讓幼兒先要對鞋有一定的認知度。
區域活動能強化兒童的興趣和愛好,且能以此為依據設置活動區域,開展組織活動。幼兒園在自主選擇活動區域時,要先自己決定活動的內容和方式、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教師在區域游戲活動推行之際,切記不能將區域活動變得游戲化,應在深化教育模式和歷年的教學過程中做好教學模式的推進,盡量做好游戲化教學。教師在指導時需要重視建構區、美工區、益智區等一些學習活動較強的區域。建設區域活動游戲性時,要促使幼兒對區域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讓他們更好地獲得游戲的體驗感。教師可以在活動區命名的過程中適度進行方法渲染,讓游戲的整體氣氛感覺更佳。還可以創設童話般的境界。如,教師需要將美工區建設成為“藝術坊”“小巧手坊”等。讓孩子來到這個區域內進行假想角色構建,能通過做工或者作畫的方式,將自己創造出的產品展示出來,拿到“商店”售賣。從而讓幼兒了解到買賣之間的關系,也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形成基本的社會性。教師設置此類活動,能讓游戲的主題和內容保持一致。
《細則》中指出:“遵循幼兒身體機能的變化規律,重視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幼兒自主、探究、合作等的學習方式,通過身體動作來學習、體驗,獲得運動的知識、發展動作的能力,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堅持鍛煉的習慣。”因此我們嘗試開展了混班、混齡體育活動。如在平衡區的一些活動中,小年齡段的幼兒不敢嘗試,但在哥哥姐姐的帶領和幫扶下,大膽走過一座座小橋、平衡木等,體驗到了平衡活動的樂趣,年長的幼兒則在此活動中享受到了當哥哥姐姐的責任感。
戶外區域活動,可以把兒童的興趣引向更廣闊的人文與自然空間,培養幼兒開拓進取的精神。因此教師要非常重視擴展幼兒的戶外活動空間。這一點,鄉村幼兒園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比如在走廊上畫各種各樣的格子,可讓幼兒自由地玩跳格子游戲;在通道邊畫上各種幾何圖形相互交叉的曲線形,可讓幼兒沿著每一種圖形找方向,達到知趣統一的目的;在幼兒園里設置秋千,成為幼兒樂于光顧的場所,幼兒經常在這里蕩秋千,歡笑聲連成一片;或用廢舊的大輪胎固定在草坪上,可以讓幼兒練習鉆和爬的能力,幼兒玩累了還可以坐在上面當作“沙發”休息,既實用又安全。
智慧材料是幼兒探索和學習的主要橋梁之一。有什么樣材料,就能引發什么樣的活動。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努力進行目標建設,在目標建設之際做好活動內容和期望的幼兒活動經驗。這樣,讓幼兒在材料提煉中,在主動獲取經驗的過程中,實現材料投放的層次性與美觀性。幼兒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學習需求進行材料投放。如,幼兒在開展醫院相關主題活動時,教師就要投放一些模擬注射器、器皿、模擬點滴瓶、白大褂等材料,讓幼兒能在活動中找尋到合適的材料。通過選擇材料能對該環境有一定的回憶,并能定位自己在活動中的角色。
教學活動中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區域,可以為幼兒提供空間與時間的探索,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長久完成的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