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維裝
(銅仁市第十小學,貴州 銅仁 554300)
我國的教育事業通過近年來不斷改革發展,創新,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小學數學的學習與學其他基礎性知識學科的學習不同,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認知正處在一個成長發展的階段。因此,其對于自身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能力還有待提高。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數學教師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進而培養其數學素養。
(1)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所在,便是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數學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加深學生對數學理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是數學教育中實現從傳授知識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重要途徑。(2)小學數學教學從總體上可分為兩個層次,分別為表層知識與深層知識。而深層知識主要指的就是數學思想方法,它隱藏在表層知識之中,是數學的精髓所在,教師應當在教授表層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的滲透與其相關的深層知識,更要讓學生能高效率的掌握,從而達到一個質的飛躍。(3)數學思想方法作為數學的精髓,掌握了它就可以學生在處理數學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若只是一味追求數學知識的灌輸,對于技巧性的數學問題卻并不加以引導,會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加大難度,顯得不知所措。
數學教材中的數學概念、數學公式以及相關的數學練習題等都是數學思想的具象表現,數學思想是無形的,其存在于數學教材的方方面面。因此,數學教師要深入挖掘數學教材中的數學思想,并且在將其滲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數學教材的閱讀學習,閱讀數學教材中的數學背景知識等,使其充分發現數學的魅力,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在動力。加強對數學教材中數學知識體系、數學問題等的剖析,引導小學生逐漸掌握小學數學的內在本質,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潛移默化的將數學思想傳輸給學生,實現了數學思想的滲透教育。
數學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著指導作用和引導作用,因而有必要轉變教育教學思想,踐行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并具備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自覺意識與主觀意識。與此同時,要以大綱內容要求為參考依據,對教材內容中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深入挖掘,以保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更具目的性。以函數思想為例,對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而言,教師應當借助填書圖的方法,在例題亦或是習題當中滲透這一思想。另外,在數學教材中涵蓋了認數、最大公約數、數的計算以及最小公倍數等內容,其共性的特點就是集合思想。若數學教師能夠充分地利用,就可以有效地增強課程內容的形象性,調動其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可以說,數學思想始終存在于教材內容當中,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解決數學問題存在著相應的方法,但相應的解決方法又受到數學思想的制衡,而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想要要實現數學思想方法的有效滲透,就必須加強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再加以引導,促使其加深理解,從而自行總結其中的數學思想,也能更加容易掌握。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數學思想的滲透還應當遵循因材施教基本原則,對班級內部學生學習的能力與知識掌握程度形成正確地認知,強調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將學生分成三個等級,即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這樣一來,開展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即可根據學生的等級,對數學思想滲透的程度加以設定。針對學困生,在滲透數學思想的時候,可以借助基礎性的滲透方式使其能夠理解并認知數學思想的重要作用。而對于中等生,教師則可以在基礎性滲透的基礎上,引入多元化的滲透措施,保證學生認知數學思想的基礎上,能夠在解決數學問題中合理地運用數學思想。對于優等生,教師可以采用以上方式的同時,為其設置難度較高的數學問題,要求其借助既有數學思想加以解決。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正是幫助學生初步掌握數學的學習方法,而滲透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從課前準備,課堂引導,課后鞏固加深三個方面考慮,讓學生能有效而且清晰的掌握相應的數學思想方法,從而讓自己身數學素質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