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苗苗
(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三塘中心學校,湖南 郴州 423300)
英語作為21世紀人才必須掌握的語言工具,無論在未來的社會中還是學生個人的發展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基于教育改革的契機,認識到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弊端與不足,改革與創新教學模式理應成為初中英語教學探究的重要課題。為此,文章針對這一主題展開了具體探究。
從課堂教學的內容以及目的來看,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應從學生的發展以及需求出發,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盡可能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創建“主動”課堂。具體來講,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遷移法等方式來引導學生,使學生形成完善自我、主動發展的學習理念。
例如,在《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這單元時,探究的主題是電影,不同學生由于性格以及喜好不同,喜歡的電影類型也不同,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剪輯不同類型的電影形成視頻,讓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誘導學生產生情感體驗動機以及學習的內在動機,從而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主動探究所要學習的內容,這種方式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幫助學生扎實的記憶知識與掌握知識。
而遷移法的運用是基于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定律,指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的思維以及習慣受到系統性知識體系以及技能模塊的影響,潛移默化的形成了該學科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的形成對學生在學習中發揮積極主動發展因素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知識遷移,對知識做到融會貫通,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
從行為主義理論角度來講,在教學模式中師生作為兩個行為主體,每一方的行為表現都會對另一方產生影響,而從師生關系的角度來講,教師對學生積極行為的影響更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的肯定與適時的鼓勵以及贊揚能夠獲得學生更多的尊敬,更便于師生之間相互理解、體現真誠,從而真正從內心出發了解對方,形成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這也是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內容。
例如,在《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單元學習中,探究的主題具有一定的社交性,在教學環節中,教師為學生創造了更豐富的實踐機會,教師應深挖實踐的意義,結合這個時期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心理特點,觀察學生的表現與表達,利用自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影響學生、激勵學生,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教師所表達出的尊重。這種方式會讓學生更積極的向教師反饋,教師很容易了解學生的內心,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而且積極的氛圍對個體發展也有著重要的積極影響。
一方面,新課改要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了更好的激活課堂,讓學生有更多展示自我與發展個性的機會,任務驅動型模式的實踐不可或缺。這種教學模式是通過利用任務探索讓學生發揮個人智慧與積極主動性,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模式使學生掌握了課堂學習的主動權,更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是奠定學生知識基礎的必要環節,在學習每一單元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目標與必須完成的任務,由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探索方式完成目標,這種方式在課堂中的運用,能夠在學生最佳的學習狀態與最佳的學習時機幫助學生更扎實的掌握知識,學生也會在這種學習狀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有了大大的提升。此外,任務驅動模式可以應用于更廣闊的的范圍,課后作業環節、課外實踐環節等都可以通過這種模式讓學生高效、高質量完成任務。
另一方面,從初中教育教學的發展來看,學生面對沉重的升學壓力以及課業壓力,積極性會受到嚴重影響,通過游戲教學模式利用輕松的氛圍、有趣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以初中英語教材為藍本,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通過游戲的方式展開探究學習。例如,在練習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時,可以舉行英語笑話大賽,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資料等途徑搜索笑話或笑點,通過自行加工確定笑話內容,各個小組派代表參與比賽。這種比賽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對抗性,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在比賽過程中學生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口語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實現了多重教學目標。
多種教學模式的實踐,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引導,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引導學生認知英語、感知英語,讓學生更深入的體會英語學習中蘊藏的樂趣,從而產生積極性與主動性,有效的提升英語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從教學理念到具體的教學實踐都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基于該背景,重新思索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教學模式出發作出徹底的改變,這是課程改革的意義所在。文章探究了初中英語教學的具體模式,在為初中英語教師提供參考的同時,也希望各位同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