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
(中國江蘇省淮安市委黨校,江蘇 淮安 223001)
圖書作為知識、文化的主要載體之一,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傳播方式之一。圖書的出現大大推動了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有利于滿足人們的求知欲,對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水平極為有利。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居民在物質條件上獲得了極大的滿足,隨之對文化和精神方面的追求日益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各類圖書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與此同時,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網絡圖書的數量和質量在逐步提高,圖書資料管理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這對圖書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圖書管理人員要勝任本職工作,必須具備以下三種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高級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樹立政治理想,正確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站穩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加強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自覺把講政治貫穿于黨性鍛煉全過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習近平總書記雖然是對黨的高級干部提出的明確要求,但對所有的公職人員也適用。同樣,作為圖書管理人員也必須把提高政治能力作為首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政治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
第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是“精神之鈣”、“壓艙之石”、“立命之本”;“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的總開關,一旦總開關出問題,黨內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態也將出問題。思想上清醒是政治上堅定的重要保障,公職人員有了理想信念,才能有追求、有擔當、有定力,才談得上有政治能力。
第二,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公職人員的政治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免疫力,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方向指引道路,道路關乎命運。我們只有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在復雜的斗爭格局中廓清迷霧,才能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堅定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
第三,要有堅強的政治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第四,要有嚴明的政治紀律。嚴明的政治紀律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基因,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堅決執行黨的政治路線的根本保證。我們只有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才能在工作崗位上更好地施展才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將之視為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紀律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規矩,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圖書管理人員要具備過硬的政治能力,就必須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首先,要增強政治意識。增強政治意識,最主要的是要把準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通俗的來講就是我們共產黨人帶領人們不懈奮斗最終要實現什么,是為了什么,這就是我們的政治方向,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我們的理想信念就是最終要實現共產主義。我們現階段的目標是朝著將來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高目標去的,這是我們的初心,不能忘記我們最終奮斗是為了什么,不能忘記我們為什么而出發。其次,要增強大局意識。要增強大局意識,就必須正確認識大局,跳出狹隘的視角,格局高一點,境界深一點,不能只想著自己,只盯著自己這盤子,要看廣一點、看遠一點、看深一點。就必須自覺服從大局。不能只想著自己這一塊兒的得失,要想著全局的得失,不要在意一時的損失,要向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那樣,多算長遠賬、多算全局賬。就必須堅決維護大局。既要跳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謀劃全局,又要在謀劃全局中辦好分內之事。黨員干部只有擁有了過硬政治定力,才能在面對利益誘惑時堅守原則,才能在面對歪風邪氣時堅守方向,才能面對噪音暗流時堅守立場,自覺提升政治能力。再次,要增強核心意識。在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意識就是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堅決聽從黨中央的部署,思想上、行動上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提升政治能力首先要保證政治立場正確,我們共產黨人正確的政治立場是什么?黨的十九大再次宣示:就是要堅持黨和人民立場。堅持黨和人民立場,關鍵是要切實增強核心意識,緊緊的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始終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最后,要增強看齊意識。當前我們共產黨人的看齊意識就是要經常主動全面地向黨中央看齊、向習近平同志這個核心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的十九大精神看齊,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看齊,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學習是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無論一個人、一個團體、還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獲得新知、增長才干,跟上時代。我們黨歷來重視學習,是一個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作為圖書管理人員,更需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以便更好地勝任圖書管理工作。
第一,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首要政治任務。這對于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識和智慧力量,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我們必須深入學習、準確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進一步筑牢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首先,要充分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其次,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和科學內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鮮明主題,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這一重要思想內涵十分豐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概括的“8個明確”。我們必須融會貫通地深刻領會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義和科學內涵,做到知之愈明,信之愈堅,行之愈篤。再次,要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要求。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并概括為“14個堅持”。黨的基本方略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要求,黨員干部要結合工作實際,毫不動搖地堅持,不折不扣地落實。最后,要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世界觀、價值觀,又是認識論、方法論,貫穿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實踐要求。黨員干部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改造主觀世界,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堅定理想信念,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政治定力和政治智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政治宣言,充分彰顯了堅強的政治定力和超凡的政治智慧。我們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四個自信”,堅定政治定力,提高政治能力。
第二,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常言道,得法者事半功倍。善學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我們必須解決“怎么學習”的問題,關鍵要處理好“學”與“干”、“專”與“博”、“學”與“思”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處理好“學”與“干”的關系。“干”是“學”的目標,學而不干,就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學”是“干”的正確指導和有力保障,干而不學,就會陷入經驗主義的泥潭。二是要處理好“專”與“博”的關系。俗話說:“業精才能成事,博學方能多才。”專與博是學習縱向和橫向伸展的兩個方面,要提高學習效率,就必須做到“博”與“專”的統一。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這是對黨員干部最起碼的要求。圖書管理人員處在特定的工作崗位上,都需要有做好本職工作所要求的專業知識。三是處理好“學”與“思”的關系。“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處理好“學”與“思”的關系,這是任何學習活動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關系。
第三,要堅持學以致用。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把所學的理論、知識用于指導實際工作。因此,圖書管理人員要堅持學以致用,把知識的積淀轉化為科學的思維方式,轉化為指導具體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新時代對圖書管理進行創新,就是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運用管理學知識創新圖書管理模式,為公眾提供更好的讀書環境,改變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
第一,觀念上要創新。圖書管理創新首先要從思想層面著手,圖書管理人員要反思傳統管理理念的不足,實現思想意識的提升,進而在行動上做出改變,應積極學習現代管理理念,并巧妙引入到圖書管理工作中去。當前較為有效的管理理念是以人為本,在圖書管理中引入以人為本的理念,能夠提高圖書管理人員對自身工作的重視度,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獲得發展的機會。
第二,機制上要創新。圖書管理創新應以人為本,以為讀者服務為終極目標。服務機制創新從本質來看就是方便讀者,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在互聯網環境中,應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根據讀者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務,提高服務質量與服務效率。如圖書館根據讀者閱讀習慣,把閱讀量大的圖書放在讀者容易看到的地方。在信息時代,圖書管理可利用網上平臺,簡要介紹圖書內容,便于讀者選擇。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的功能越來越齊全,圖書管理人員也要與時俱進,實現圖書管理的數字化,把本館圖書制作成電子文檔,讀者只需下載圖書館的 APP,就可搜索到想看的內容,相當于把圖書館帶在身邊,給閱讀帶來極大的便利。
第三,模式上要創新。在互聯網環境中,創新圖書管理模式還要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這是滿足讀者多元化、多樣化需求的必然發展趨勢。圖書管理人員應根據讀者需求,對網上的信息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整理、篩選,在此基礎上對其分類索引,實現信息資源的系統化、有序化,通過網上平臺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其次,為實現圖書管理模式的創新,可構建信息網絡,引進數據庫管理系統,實現網上集中編目的目標,實現資源共享。
總之,圖書管理人員只有具備過硬政治能力、善于學習能力和勇于創新能力,才能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能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