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強
(四川省營山縣通天完全小學校,四川 南充 637700)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為基礎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與良好的社會環境。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教材內容得到了進一步豐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學數學的學習難度,數學學困生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特別是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學困生因其數學基礎薄弱,隨著學習程度的不斷延伸,學生對數學學習所產生的抵觸情緒日漸嚴重,如此惡性循環,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極為不利。因此,采取何種方式實現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功轉化,成了當前小學數學教育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對數學缺乏興趣。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大多表現為上課不愛聽講、課后不愛做作業、不愿意與教師接觸,即使是數學成績的每況愈下也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學困生已經對數學失去了信心。
(二)數學基礎不牢。部分數學學困生存在學習積極性不差,但基礎知識不牢固,存在“學了新知識、忘記舊知識”的現象,做基礎簡單題成績尚可,一旦遇到提高題或抽象程度較高、復雜程度較高的題就開始頭腦混亂。
(三)學習習慣不佳。部分數學學困生存在聽課不專心、計算馬虎、不愛思考等問題,這些屬于學習習慣方面的問題,這使得學困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知識基礎存在缺陷和漏洞,答題過程中存在因失誤而丟分的情況,還存在知識無法融會貫通的問題,導致數學學習困難。
(四)學習方法不正確。部分數學學困生存在基礎公式、定理、規律記憶完整,記憶程度較深,但不會用的問題,在實際解題應用時想不起來使用數學基礎知識,或使用過程中沒有注意到應有的應用環境、應用條件,這樣的學習方法上的問題會隨著學生的年級升高而變得愈加嚴重。
(一)學習動機不足,目標不明確
我在四五六年級做了“小學生數學學情調查問卷”,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是什么原因讓你學不好數學?”30%的同學的答案是:沒有原因。這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
(二)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作為處于未成熟狀態的小學生,常常會根據自己對老師的喜惡來選擇學習,因為不喜歡某老師而放棄對某學科的學習,這樣的學生并不是學不會,只是因為師生關系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情緒。
(三)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惰性
在問卷調查中,8%的學生學不好數學的原因是:不愿意思考問題,不愿意做難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愿意動腦,產生了思維惰性,從而導致學習困難。
(一)以學生為本,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尊重學困生在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各項教學方案的生成要考慮學困生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數學基礎,確保所實施的數學教學方案可以充分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學困生轉化的效果。
(二)轉變理念,拉近教師與學困生之間的距離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以此為指導思想,秉持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嘗試與學困生成為朋友,切勿用教師的權威要求學困生進行數學學習,如若秉持這一思想極易挫傷學困生的數學積極性,甚至會讓教師與學困生處于對立面。
(三)家校共育,助力學困生數學學習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重視數學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強與學困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就高年級學困生近期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溝通,通過家長輔助、教師教學的方式來扭轉學困生對數學的認知,從而提高學困生數學學習的效率,更好地助力高年級學困生數學學習。
動機是直接推動有機體活動以滿足某種需要的內部狀態,是行為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動力。學生的學習動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要想改變學困生的狀態,首先得幫他們找到學習的動機。
(一)情感激發,適當的表揚學生。每個學生都希望被肯定和關注,都有站在舞臺中央表現的欲望。作為一名老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的優點,教師需要利用好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適當的表揚,肯定學生的成績,滿足學生被關注的欲望,激發學習動機。
(二)利用求勝心理開展競賽。學生小組間的競賽活動既可以增強團體榮譽感,又可以相互幫助、合作。求勝是人的本能,可以通過競賽,利用求勝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保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應該正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對學困生給予客觀的看待。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的教師會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而對學生缺乏耐心和關愛,對于學生的問題也是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現狀,教師要從多個層面入手,逐步轉化學困生的數學學習動機。首先,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原則,激發高年級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對數學學習保持強烈的欲望;其次,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尊重、理解、關心高年級數學學困生,與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與高年級數學學困生之間的距離;最后,教師與家長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就學困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及時交流,從而尋找到有利于數學學困生轉化的教育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