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見倉
(沙河市統計局,河北 邢臺 054100)
目前的統計管理機構,運作方式是按照行政區域進行管理的,鄉村、企業法人作為最基層、最基本的數據源頭,上報到上級統計機構,實現數據采集、整理的層級加工并向上匯總,上級統計部門進行分析,為領導和社會各層提供信息咨詢、決策、監督服務。
這種管理體制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第一,滿足于上級對下級進行考核的需要,目前的統計機構對應行政區域內的統計,反映也只能反映該區域社會、文化、經濟各方面發展的全面指標,既沒有多余的數據需要刪除,也沒有欠缺的數據需要補充,因為本地的統計機構沒有能力或者權力、渠道進行外部行政區域的數據采集,而對本地的統計數據完全可以采取相應的工作加以充實或完善。而這些數據反映的結果正是該地領導班子的政績,所以非常適合于考核;第二,這種體制適應于地方政府對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工作的全面掌控、調度和指導,地方統計機構因為對本地的統計工作事實上達到了包攬一切的程度,且全部精力投入到本地統計工作,因此可以最快、最早、最全面、最深度的發現問題和提出建議。
隨著改革開放以后經濟體制的改革,特別是十五大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國有和民營經濟共同發展,使按行政區域統計的局限性也逐漸顯露出來。
第一,數據的真實性經受考驗。首先,使地方班子對統計數據的人為干預成為可能,因為行政區域內的統計數據反映的是地方的政績,是上級考核地方的主要依據,所以“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現象雖然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始終沒有全部根絕,不時有統計違法違紀行為發生。其次,隨著抽樣調查在統計工作中日益廣泛的應用,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由于調查主體和被調查對象同屬一個行政區域,被調查對象對調查的目的和調查結果的應用可能存在的顧慮,無法輕松愉快的消除。所以每次調查都要進行大量的、反復的宣傳,以至于到了對每個個體對象的調查都要進行調查目的、意義、結果保密的宣傳,即使如此的力度和投入,仍時有主動配合調查意識不強甚至虛報、瞞報的情況,影響調查數據的時效和真實。
第二,按行政區域的統計體制存在統計數據和成果得不到有效利用,產生浪費的可能。這是按行政區域的統計體制自身局限造成的。首先,在目前體制下,數據從源頭流入統計機構后,逐級向上流動,越到上級,掌握的資料越全面,即使實現直報,這種情況也是如此,沒有上級及時向下級反饋其他地區信息的機制,地方統計機構沒有及時了解外地統計信息的機制,只能從年度出版的文獻中獲得一些結果性的數據,大量的基礎性、原始性的數據不得掌握。但是現在經濟生活的緊密聯系度,完整產業鏈的渠道、覆蓋范圍早已突破了行政區域的框架。經濟的輻射和帶動從實際上講有其自身存在和發展的規律,本來就和行政區域的劃分沒有天然的、必然的聯系,因此,要準確、全面、及時反映一個經濟輻射帶,一個完整產業鏈的運轉情況,按行政區域的統計體制就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其次,沒有統計數據共享的機制,即使偶爾做的專項調查,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在目前體制下,上級掌握了大量的資料,但由于存在各行業、專業和人員規模的限制,來不及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完成對每個地方、每個產業的資料的開發利用,而下級機關雖然所面臨的只是本地行業的情況,盡管有能力和精力展開分析,但是獲得數據卻要依靠上級支持或搞臨時性的跨行政區域合作,實際操作起來存在難度。上述兩種情況都產生了作為統計勞動成果的數據得不到最大限度有效利用的可能。
一個完整產業鏈,原料生產、銷售、后續服務,在不同甚至地理意義上相隔很遠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而按行政區域的統計體制只能掌握自己區域內的產業鏈上的一個環節或幾個環節的實際情況,對整個行業的了解能力有限,而對于經濟活動的指導,往往又是按整個行業、產業的運作來規劃考慮,稍有失誤就會造成損失。我們在媒體上不時能看到,蘋果、蒜苔等農產品大量滯銷,給農民造成損失的消息,也清醒地了解鋼鐵、煤炭、水泥、玻璃等行業產能過剩的現實。這些都產生了按經濟區域統計的必要性,同時,通訊和計算技術的進步為按經濟區域進行統計提供了現實的可行性。特別是互聯網,使即時通訊和大量數據的快速傳輸都成為現實,統計分析軟件功能的日益強大和基層統計人員素質的極大提高,都為按經濟區域進行統計創造了良好的前提和條件。
按經濟區域進行統計,就是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行政區域劃分建立統計機構,而是根據各地經濟活動的相關度來建立統計機構,以實現對按經濟區域、對相關的行業的輻射區域來整合統計資源。按經濟區域統計可在如下方面可能引起改變:
一、保障數據的真實性,減少了人為干預數據的可能。首先,按經濟區域進行統計,數據反映的不僅只是本行政區域的情況,而且反映一個或幾個行政區域的情況,使人為干預的必要沒有了,其次,因為按經濟區域進行統計的機制,使統計機構和地方擺脫了一一對應的隸屬關系,使人為干預的能力大為降低,從而在源頭和結果兩個層面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
二、按經濟區域統計,使基層統計人員對地方經濟的了解程度得到了全面提高。為領導和社會各界提供預警、咨詢、服務的能力更強,是數據由單純的縱向流動變為縱向和橫向雙向流動,使基層和上級同時了解全面情況,實現充分的數據共享?,F在提倡的供給側改革,一個方面的內容就是根據有效消費的市場來決定相應的增加或減少供給,按經濟區域進行統計,就可以更加準確及時地了解消費市場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對我們統計部門來說,社會需要什么樣的數據,我們就產生什么樣的數據,這也是一種對供給側改革在統計工作中的落實。
三、按經濟區域建立統計體制,以制度性而不是臨時性的人員交流成為可能。在調查的時候,由外面的人員進行調查,也能夠降低被調查對象的顧慮,更易取得配合和支持,降低調查的難度,提高數據的真實性。
凡事物有利有弊,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經濟區域進行統計體制的建立,在有美好前景的同時也面臨很多現實的問題,如統計現有資源的整合、經濟區域的具體范圍劃分,數據的橫向交流的層次和制度都要認真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