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飛
(貴州遵義綏陽縣坪樂鎮中心學校,貴州 遵義 563316)
觀察能力是人類發展的主要思維方式,為人類創作和發展提供資源。對小學生來說,想象力屬于啟蒙時期,通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以鍛煉學生的內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多加留心觀察,用于挖掘和思考事物展現的意義和本質,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符合實際的材料,同時它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認識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生應將觀察和現實生活有效聯系在一起,一方面要觀察生活內容,一方面要觀察社會和家庭。為讓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為社會帶來的變化,可組織學生乘坐公交、輕軌和地鐵等交通工具,參觀商業大樓或者是國際商場,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寫參觀后的感受,抒發熱愛國家和黨的情感。教師也需要啟發學生,對周圍的事物留心觀察,比如學生在回村探親或者是閱讀文章,讓學生幫助家里做勞動,教師也可組織學生去游玩踏青,讓學生觀察大自然,這對于長期處在學校的學生而言,有著極大的新鮮感,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還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內容和寫作素材。
學生最開始是看圖說話、看圖學文,經常要通過圖片方可展開自己的觀察力以及想象力,不受任何因素限制。其主要放在觀察想象上,想象是指人們通過客觀世界敢直接感受到直觀事物,方可獲得感知事物的表象。在思維參與下,頭腦創作出一些未經歷或未出現的事物形象,從某心理特征出發,直到觀察和啟發學生的前因后果,注意學生間的聯系,有順序的觀察、想象、敘述和寫作,小學生還應當培養其捕捉圖畫內涵的意義,也就是畫面所反映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觀察圖片,是一種由訓練到寫作階梯式進步的方法,符合學生認知的規律,能夠讓學生的形象觀察力被激發出來。
當前小學語文課文教材中,可通過范文來啟示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物品的外形、用途,在啟迪中學習寫作方法,從而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此項訓練的主要是學生要明確觀察目標,理解認識到觀察順序,明確將感知組織起來,從而啟示學生要跟物品特征進行局部觀察,讓表達具有國際性。學生對于物品的特征和性能熟悉,教師在提出任務要求后,會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培養學生觀察力和思考的習慣,在訓練時學生觀察的物品,要因人而異,各不相同,讓學生將準備的物品帶到課堂,教師在觀察任務后,指導學生根據物品的特征進行觀察,否則可能會脫離實際情況,限制學生想象和觀察束縛,導致學生寫作的文章,千篇一律。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時,對于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為學生營造舒適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氛圍中發揮出自身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方法,教師在學生觀察想象中需要適當的指引,讓學生能夠積極大膽的想象和觀察,學生在觀察中教師應進行交流溝通,便于創建師生關系,還可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通過掌握學生學習的問題,可通過此因素將學生興趣做為切入點,讓學生更好的想象,提高學生的聽課效果。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思考空間,培養學生想象力,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提高想象力,例如教師為學生提供白布,讓學生充分的觀察和想象,讓學生在舒適的氛圍中參與培養觀察力。教師在講解長城與運河時,將學生分組讓學生自由交流,比如讓去過長城或坐過飛機的學生來講述自身的感受,再由未坐過飛機或未去過長城的學生,講述想象長城和爬長城和坐飛機的感受,大家一起進行講述,從而寫成一篇簡短的觀察想象日記。
教師在實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需要適當的引導學生,從而讓其從各角度分析和觀察學生,同時要將各角度的觀察結果進行闡述,通過自己的方法來表達。教師在此環節需要讓學生分組交流,使其能夠觀察各種內容,讓學生從各種角度進行分享,快速的在腦海中創建事物的想象,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例如在講述《荷花》時,教師可為學生準備幾朵荷花,然后讓學生對其觀察,比如觀察荷花的形態,每個學生對其均有著各自的理解,一些學生可能觀察到荷花開放或者半開放的形態。教師可鼓勵學生對事物進行闡述,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構建立體想象,并且能夠有效培養自身的想象力。教師在開展語文作文教學時,也不應限制學生的想象思維,合理的引導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出自由思維,同時拓展思維空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培養下,快速提升描述事物的層次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打破傳統作文教學方式,給學生留出觀察空間來描述事物,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以及運用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