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璋
(河北省唐縣齊家佐鄉葛公中學, 河北 唐縣 072350)
問題意識對于新課改來說十分重要,因為新課改把重點放在學生的終身發展和人格養成上,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自身創造能力和批判能力,最終使學生獲得適應社會發展的終身學習能力。新課改強調的學習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自我解決問題。要想適應新課改需要,學生必須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這樣才能培養問題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創新精神是人類最寶貴的素質和個性之一,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更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動力。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習者獲得自主的創新學習精神、主動的創新學習意識、大膽的創新學習思維、新穎的創新學習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變被動的“學會”為主動的“會學”,最后達到更高層次的“創造性學習”,使學生自我的“學”與“創”取代教師的“教”。問題對于創新非常重要,沒有問題的提出,就沒有思想方法、知識積累和發展及發明創新的萌發和發展,就沒有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識的出現,就不會有創新的可能。新課改需要的就是這種“問題意識”,讓問題成為學習者學習的原動力和起點,我們既要讓問題成為學習的動力來源和興趣所在,并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又要通過學習最終解決問題,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
問題是尚待解決或弄不明白的事,是知識結構自身矛盾運動、知識結構和面臨信息認知沖突的產物,即知識的儲存量和知識結構是問題產生的基礎。一個人的知識和經驗越豐富,越容易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所以,要想使學生對新事物產生好奇和疑問,就必須夯實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這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讀書,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
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上出示閱讀提綱,找出閱讀內容的重點句、詞,設計一些提高能力的問題。比如,出示閱讀提綱應是本節或本段的重點內容而不是包羅萬象。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可告訴學生規律,如每一段話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如二戰影響,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點句,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內容。
其次,指導學生在閱讀時理解重點詞的含義。如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高度集中”是重點詞,應理解,否則無法理解蘇聯解體的原因。
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概括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說。當學生弄清文章講的主要內容時,教師可以適當提問,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表達,這樣不僅可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為學生發現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愛因斯坦曾說:“學生神圣的好奇心好比一棵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勵外,還要有自由,要是沒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要夭折?!泵绹睦韺W家羅杰斯曾指出:學生只有在緊密、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才能對學習產生安全感,才能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在心里充滿安全感時,才不會有害怕的表現,不害怕當眾演示,也不害怕出現錯誤;只有學生處于這種自由發揮狀態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到思想和思維的放松與自由,才能讓思維肆意發散,迸發出應有活力,才會出現批判和獨創的思維活動,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因此,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要努力讓學生的心里充滿安全感,給予足夠的心理自由。
初中歷史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念,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解決問題。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這樣不僅可以啟發學生心智,還能激發學生興趣和挑戰欲,打破長久以來的傳統歷史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小組討論中,每個學生都會發揮自己的優勢、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生勢必會產生許多不同觀點。例如:探討“為何秦和隋朝都是短命而亡?”“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有何異同?”等,這時再以小組討論發言或自由發言的形式,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方向對問題進行思考。合作探究的自主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思維朝著嚴謹、深刻、全面的方向發展,充分發展學生多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不僅需要教師掌握適當的教學方法,更需要學生發揮自身創造潛能。學生問題意識的建構是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與創新學習能力的必備條件,對學生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對培養問題意識策略的分析和探討,有利于構建科學的學習與教學模式,同時可以強化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