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秀
(重慶市云陽鳳鳴中學校,重慶 404500)
語文是一個人一生中離不開的工具,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是學好其他學科必不可少的工具 。學語文可以提高生活品位,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學習好語文,應用好語言文字,保護好語言文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中學階段是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打好語文基礎的關鍵時期。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發展委員會編著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如何讓學生學好語文更是我們應該悉心研究的課題與責無旁貸的義務。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進行歸納改進,摸索出一條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
語文需要我們勤讀、勤背,在讀和背的過程中,我們才能逐漸培養出語文語感,才能逐漸累積豐富素材。讀,就是讀課文中以及課外與課文相關的文章,我們應該制定閱讀計劃,安排自己一周讀多少書。讀書也分為精讀和泛讀,精讀就是對名著或者經典著作反復閱讀,并且進行評注,從而不斷地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在選擇閱讀類型的時候,我們要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主,以此增長自己的見識。語文的背誦一直是語文學習的有效方法,通過對優秀文章、好詞好句的背誦,能夠提升我們的語文應用水平。最主要的是,背誦能夠快速地增長我們的語文知識,并且很好地發展我們的智力和語文能力。在高三的學習階段,主張地是勤背課文和文言文虛詞、實詞,其次可以多積累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段落以及名人典故。這些積累的素材,都可以運用在語文的寫作中。
領悟和思考是我們掌握和獲得知識的最佳途徑,如果沒有養成問問題的習慣,我們就不會形成獨立的思維,這不利于我們的語文學習。因此,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們要多問老師幾個“為什么”,也給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并且形成當日問題當日解決的良好習慣。語文最重要的就是思考,一天當中,我們必須空出時間回憶語文的重點和難點。除了在課堂上,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善于思考,多加觀察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不懂就問,就應該善于向別人請教。在學習重點知識的時候,我們要有刨根問底的精神,積極與其他同學和老師進行討論,與他們互換思想,吸收他人的優點。在請教他人時,應該做到有禮貌,謙虛地向別人發問。
在高三復習階段,最讓我們苦惱的就是作文模塊,作文所占的分數又多,這不得不讓我們提高警惕。為了提升寫作水平,我們應該養成隨筆、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就是說,我們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要隨手準備一支筆,讀到好詞好句時,就摘抄到筆記本中去。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隨筆就是要求我們有感而發、發自內心地寫出自己的真實感情。將這個習慣長期地堅持下去,能夠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敏捷,語言表達能力也會上升一個階段,還可以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寫作是摘錄的一種延續,可以無形之中加強我們對積累素材的重復記憶。有些學生文字功底較差,就可以從基本的字句開始聯系。勤練筆,主要針對平時的語文基礎練習。在學習中,同學們往往忽視對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也很少花時間練習語文。語文基礎本身就比較雜亂,不僅包括字音、字形,還包括段落理解。這些基礎知識都比較細碎,需要我們系統地總結出來,并且通過不斷地復習、鞏固,才能做到查漏補缺。
有效的做題技巧是提升語文成績的有利工具,只有掌握了做題技巧,才能在學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為一名學生,不能死學知識,還要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各類做題技巧。做題技巧是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很多學生在考試中失分并不是知識掌握能力差,而是沒有有效的做題技巧,不能有效解題。因此,掌握良好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在各類題型中,我們都要找到適合的做題技巧。
讀題是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在做題時,我們首先要以審慎的態度去讀題,以發現句子中存在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我們讀的時候感到別扭的地方就是問題所在之處。找到有問題的地方之后,我們才能夠對句子進行分析,進而找出語病的存在原因,并對句子進行修改。
所謂的“緊縮法”就是把句子中的所有修飾成分都去掉,只剩下主干部分,在簡單的句子中查找存在的語病。由于緊縮之后,句子簡單明了,會讓我們一目了然,主句中所存在的問題就會顯而易見,便于快速發現問題,對語句進行修改。
所謂的“類比法”,就是“仿造法”。面對復雜的句子,當我們不能準確找到句子中所存在的問題時,我們可以結合自己所懷疑的問題仿造和病句相似格式的句子。在仿造句子時,我們往往會容易發現問題,如果仿造的句子有問題,題目中的句子也會存在相同的問題。
總之,良好的習慣是需要經過不斷地堅持和付諸行動才能形成的。在語文的學習中,我們要勤讀書、勤背誦、勤領悟、勤請教、勤寫作、勤練筆。只有牢牢謹記這六個“勤”,再結合自身的語文學習基礎制定計劃,我們才能夠為語文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這樣一來,我們在高三的語文總復習中,就能夠得心應手地面對困難,就能夠為語文的后期提升帶來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