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
(丘北縣第二中學校,云南 丘北 663200)
對于絕大部分高中生而言,高考是其認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動力。由于數學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比例較高,所以學生普遍對其較為重視,但其所重視的角度集中在成績方面。絕大部分學生對于數學缺乏足夠的興趣,只有極少部分學生從心底喜愛數學。生產力的發展和提升離不開科學技術,而對于科學技術的應用則是決定學生應用能力的基本前提。數學本身屬于處理實際問題的學科,其在促進生產力發展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當前數學教育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度側重學生的解題技巧,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側重系統和理論方面知識的講解,但卻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精神和應用意識,導致學生未能明確數學對于科技發展起到的促進作用。這些問題的共同影響使得學生在數學認識方面不夠全面和深入。片面的認為數學僅僅是高考相關的學科之一,僅僅是用來解決數學問題的知識。
意識實質上是個體所擁有的思維,數學應用意識則是使用數學相關思維和能力來解決數學問題。在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下,其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側重概念知識和理論知識,此教學模式對于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存在負面影響,同時其也是導致學生缺乏較強數學應用意識的根本原因之一。此外,學習高中數學應當能夠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相應的數學知識網絡架構,構建數學模型,但是由于高中生缺乏深厚的閱歷,未能深入理解應用知識,所以其尚無法達到上述要求,如此會對其解決實際問題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通過提高學生質量的形式,培養其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并懂得數學應用的意義。數學本質上屬于應用學科,只要能夠對其進行實際應用,才算是成功完成教學。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數學通過不斷改革來提升自身的應用地位,同時也驗證了數學應用性的正確性。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幫助學生從整體角度認識和看待數學,除了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和計算思維之外,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在數學知識中也存在諸多非邏輯知識。數學知識實質上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想要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就必須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所存在的關聯,要明確數學在人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合理選擇教學方式,并注重引導學生實踐應用,通過應用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來作為數學教學的課堂導入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可以將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經濟方面問題應用到知識導入中,如此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培養其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有4個人參加抽獎活動,獎票數量為200張,其中有40張對應獎品,每一份的獎金都得要200元,4個人一次抽獎,只要每個人獲獎的概率有多少?通過問題情境的引入,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相信學生們很快就能夠算出第1個人中獎的概率為1/5,但是在計算第2個人中獎概率的時候,就必須要考慮多方面情況,如果第1個人中獎了,則第2個人中獎的概率是19/99,如果第1個人沒有中獎,則第2個人中獎的概率是20/99,通過此形式來導入相關數學知識,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經濟方面的問題在學生生活中較為常見,所以將其作為使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導入方法,能夠起到極好的效果。通過結合實際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嘗試使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意識。
1.結合“問題解決”形式來設計教學過程
提出問題階段,教師主要作用是構建問題的情景,在其過程中,設計問題是最為重要環節,其必須要遵循學生可接受、有困難、有助于促進學生產生探索欲望的原則,使得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從而主動嘗試解決問題;分析問題階段,教師需要從方面和觀念角度來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地克服困難,尋找相關的解題思路,嘗試獨立自主的研究分析,并做好必要的交流和討論工作,通過必要的探索環節,幫助學生形成堅韌不拔的精神;解決問題階段,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細化答題的過程,對能力培養環節和基礎知識及技能學習等環節進行合理結合,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感受所帶來的喜悅之情,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理性歸納階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性的分析和歸納,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真正意義上的掌握學習方式,基于此不斷的提出新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進取意識。結合“問題解決”形式來設計教學過程,勢必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2.結合“問題解決”形式適當改變課本習題和例題內容
可以將課本上的部分常規性題目進行調整,結合“問題解決”形式,例如把條件和結論完整的題目刪除部分內容,只給學生題目條件,先讓其猜測結論,然后在嘗試證明自己所猜測結論的正確;或者是為學生提供大量有關和無關的條件,學生必須要先進行基本的收集和整理,并在此基礎上篩選之后才能夠求解或證明。突破原有的條件規范框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逐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知識應用素質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題目蘊含大量的社會信息,同時存在多視角和相聯系、多層次能力要求等特點,其逐漸發展為學生觀察、了解、評價社會的重要渠道。對于高中生而言,除了需要不斷提高數學成績來應對高考之外,更需要加強學生數學知識應用方面的培養,要側重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到問題的能力與意識,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職責與長期任務。只有切實加強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才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實際作用,從而對其產生強烈的興趣,切實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