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玲
(廣西南寧市江南區延安鎮新城小學,廣西 南寧 530229)
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識字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所以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一直是我們小學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尤其是在農村小學教育中,由于農村的基礎教育設施,學生的綜合水平都比較低,所以對于這一方面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我國農村地區,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做出一些探索,僅供各位教育工作者參考。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其年齡較小,自制能力差,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時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不愛學習,課堂打鬧等現象,在對這一階段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時,一定要充分抓住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愛上識字學習,并不斷的調高教學效率。目前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象形字觀察教學法,通過觀察物品的特性,理解字意從而完成生字的學習;以及拆分組合教學法,就是將一個復雜的漢子,通過差分成幾個常見漢字,來加強學生對生字的理解,從而實現復雜生字的教學任務等等多種教學方法。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老師還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除了在課堂中,還要在生活中培養學生學習生字的能力,在生活中遇到不認識的漢字,要培養學生運用字典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在生活中也能隨時隨地學習生字的目的。
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時,時常會出現“熟字返生”的現象,嚴重影響著教學的效率,一般情況下,教師遇到這種現象,往往會將錯誤全部歸咎于學生自身身上,通過處罰學生抄寫生字等方式,來達到教學的目的,這種現象說實在的并不適用于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因為處罰抄寫很大程度上無法讓學生理解到漢子的真諦,無法正確做到熟記生字的效果,還會導致學生出現厭惡學習的現象。想要讓學生熟記生字,一定要正確對待學生的錯別字,對學生的易錯字進行歸納整理,從而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熟記生字,比如說在進行“日”與“目”這兩個字的教學是,由于字形十分相近,低年級的學生很難分清,導致在考試中兩個字時常弄混,所以,老師要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分清二者的區別。同時還要督促學生準備錯字本,將考試或者聯系中,容易出錯的字,全部謄抄到錯字本中,在進行日常學習時,為學生準備出復習時間,保證日翻一遍錯字本,從而達到熟記錯字的目的。
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之前,都會進行課堂備課工作,這樣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在現實教學中,課堂中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導致備課的內容被打亂,教學工作無法順利進行。所以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不能拘泥于教案,老師應該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并整合全班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而總結出適用于全班學生教學的總基調,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助學生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完成識字教學的目的,教師不能將自己定位在一個獨裁者的角色上,而要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教學輔助工作者的角色上,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宰者,這樣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通過思考完成了熟記生字的目的,其對生字的印象極為深刻,這樣也側面提高了我們生字教學的效率。可謂一舉兩得。
建立起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展示教師對學生關愛的具體表現。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站在同一平臺之上,共同學習漢字知識,必要時可以請學生作為小老師,講解他所知道的知識,師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當學生進步或提出較好的觀點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充分的表揚與期待,根據皮格馬利翁效應,學生會按照被期待的方向發展。教師的鼓勵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識字方面,教師可以夸獎識字數量多的同學為“識字大王”、識字習慣好的同學為“習慣小天使”、進步最快的同學為“奮進之星”……但這種鼓勵應客觀真實,以免損害個別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通過作業評語、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向學生傳達教師對于他的關心。這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教學時,這種民主和諧的關系將更有利于教學的開展。還要提供良好識字環境。將班級內的黑板報,讀書角等利用起來,有學生分組每周設計黑板報的形式及內容,從而在班級中提供一個良好的識字環境。在校園內學校要軟文化建設,進行文化長廊建設,多組織詩文誦讀大賽、識字大賽、設置相關的識字校本課程、進行書法展等。盡我們最大的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識字環境。
綜上所述,學生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想要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一定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開發多種教學方法,同時對于學生考試中出現的錯字,一定要正確對待,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發展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來完成識字的教學目的。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漢字基礎。